第一章.中層危機:中國企業麵臨又一個冬天 何謂中層管理者?(1 / 2)

第一章.中層危機:中國企業麵臨又一個冬天 何謂中層管理者?

中層管理者是介於高層管理者與基層員工之間的中級管理人員,是直接或協助管理基層員工及其工作的人。

中層管理者位於組織的中間層次,負責業務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的具體工作。中層管理者主要負責實施高層管理者製定的總體戰略與政策,一般專注於企業短期的規劃與目標,他們不但要完成高層交代的工作人物,還要與組織中的同僚搞好人際關係,並鼓勵自己團隊的員工協助自己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

如果把一個企業比做一個人的話,高層就是腦袋,要去思考企業的方向和戰略,中層就是脊梁,要去協助大腦傳達到四肢——基層員工那裏。可以說,中層管理者就是企業高層的“替身”,也就是支撐大腦的“脊梁”。當我們有了很好的工作計劃,又有了可行的目標管理的辦法時,剩下的就是如何去執行,即履行計劃達到目標,價值的產生和目標的達成都有賴於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可以說,一個好的執行團隊能夠彌補決策方案的不足,而不管多麼完美的決策方案都會夭折在滯後的執行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是企業成敗的關鍵。

很多中層管理者都有這樣一種錯誤的心態:作為某部門的負責人,主要是對本部門或主管的工作負責。實際上,所謂的中層首先是企業的中層,是企業範圍的中堅力量,在工作中首先應該考慮整個企業的利益。

作為中層管理者,一旦高層和同事從你身上感受到那份堅定的力量,他們肯定就會對你信任有加。反之,如果你麵對困難無所適從,連指揮正常的能力都沒有,那麼,在執行過程中完成任務肯定是無從談起的。用韋爾奇的話說就是:“中層管理者人必須同時是團隊成員與教練。他們的工作是協助,而不是控製。他們應該能夠激勵、讚美別人。中層管理者必須是充電器而不是耗電器”。

那麼,一個合格的中層管理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或者能力呢?據調查顯示,企業高層一般要求中層管理者具備以下五個方麵能力:

1.智力能力。智力能力可分為概念化、判斷、邏輯思維三方麵。中層管理者的概念化能力是通過能否看出表麵上互不相幹事件的內在聯係,並從係統的角度進行分析。概念化能力有助於中層管理者把握全局,並深入地、係統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中層管理者的判斷力是通過對已知信息的處理,對事物發展趨勢進行方向性把握的能力。判斷力有助於管理者在進行部門規劃和工作計劃時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度。中層管理者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對一些事物進行符合常理的判斷。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中層管理者實際工作行為的有效性。

2.指揮能力。無論企業計劃如何周到,如果中層管理者不能有效地加以執行,仍然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了使部屬有共同的方向去執行製定的計劃,中層管理者的適當指揮是必要的。指揮部屬首先要考慮工作分配,要檢測部屬與工作的對應關係,也要考慮指揮方式。中層管理者的語氣不對或方式不正確都不能達到指揮的目的。而優秀的中層管理者可以激發部屬的意願,而且能夠提升其責任感與使命感。中層管理者要明白:指揮的最高境界就是讓部屬能夠自我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