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小男孩的心中有一股天生的慈悲。從來沒有人教過他,但是在麵臨整座村莊的孤立冷漠時,他雖有過不平,但從未想過報複。雖然有寂寞,有孤獨,但是他的心還是平靜的,沒有怨恨。直到村莊被妖獸肆虐,慘象環生。
在看到那慘不忍睹的景象時,仿佛有一扇塵封已久的大門被打開了,小男孩的心中升騰起了無邊的憤怒。那是對妖獸的憤怒,那是對異族的敵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想法一從他的心中升起,就紮下了根。
一直抱著隨緣的想法的小男孩,從此也終於有了人生目標:除妖!
說起除妖,最有效的自然是佛家的功法。沒有絲毫猶豫,小男孩就決定拜入佛門。既然立誌除妖,他自然要做到最好。
而且不負所望,小男孩也真的具有慧根,更是運氣好的拜得名師。這一切,都順利的不可思議。拜入佛門後,小男孩憑借著自己超出眾人的慧根和勤奮,修為一日千裏。那些高深的佛法,在他的眼中都是那麼熟稔,仿佛呼吸一樣自然,融入到了他的一舉一動中。
待得功法小成,小男孩就奉著師命下山除妖了。雖然,他除的都是些小妖。但是,妖既是妖。他一點都不挑。在不斷的鑽研佛法和除妖的實踐當中,小男孩的修為飛速的增長著。他的氣質也越發的淩厲,眼神卻是一貫的平靜無波。
偶爾,修煉的間隙,小男孩也會想起從前的時光。想的最多的,自然是那一池仿佛能夠撫慰他心靈的蓮花。但是,他也隻是想想而已。小男孩早已在心中立下誓言:除不盡妖,絕不回去!
那座小村莊無論如何都是他的家,在他心中的憤怒沒有完全平息之前,他無法回去。小男孩心中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待他能平靜的麵對這所有的一切時,他想回到那個曾經的小山村,在山穀中那一池蓮花旁結廬而居,看蓮開蓮敗,平靜的度過一生。隻是,這個心願,他也不知道是否有實現的一天。這天下的妖,實在太多。而他,還依然不夠強。
每次下山歸來,小男孩麵對的都是同門敬佩的目光。他們不知道他曾多少次瀕臨絕境,又多少次險死還生,他們隻知道明泉師兄是除妖的大功臣,是同輩中的第一人。
是的,他現在不是當初的那個寂寞的小男孩了,他被譽為佛門的新一代接班人,是同門們仰望的存在。他的師父,為他取名明泉。因為他的眼神始終清澈寧靜,就像一汪明淨的泉水,沁人心脾。
這所有人中,唯有他的師祖,每次見到他都要搖頭歎息,眼中惋惜之意藏都藏不住。師祖說他的心不靜,師祖說他的殺孽太重,太過執著。如此,難登大道。他的心中自然明了,但是除妖始終是他投身佛門最重要的目標,他不可能、也不願意為了一己之私放棄長久以來的信念。得道飛升太過遙遠,他隻願活在當下。
在看到早已長大成人的小男孩時,小蓮花一眼就認出了他,雖然他已和從前完全不同。不僅是因為長大了,更是因為他的氣質已全然不似從前。但是他們之間的聯係不是假的,小蓮花一直牢牢的記著他的氣息。
隻是,當初那個幹淨出塵的小男孩如何會變成這樣?小蓮花很好奇。她當然不會對小男孩的改變有什麼不高興,如論他如何變化,也依然是她的恩人。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況且,小蓮花能夠從他的眼中看出,他依然還是當初的那個他,本質並沒有變。
此時的明泉已不是當初未經修煉時的無知無覺,雖然他還不知道那個氣質出塵的秀美少女究竟是何人,但是他能夠感覺到對方身上傳遞過來的一絲若有若無的聯係。饒是明泉如今戰鬥經驗已經如此豐富,也無法預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他不由得微微蹙起了好看的眉,眼中罕見的出現了平靜之外的情緒。
雖然擁有的了近乎完美的防禦能力,依然不能改變小蓮花是個戰鬥渣的事實。自保是沒有問題了,反擊卻沒有那麼容易。更何況,小蓮花的天性就不好鬥。於是,為了避免紛爭,小蓮花倒是不常在妖修中生活,而是悄悄的混跡在人類之中。
不知是否是因為小蓮花常年生活在寺廟附近日夜聆聽佛音的原因,她的身上居然帶著些許佛性。隻要不是佛門大能者仔細觀察,居然也無人能發現它居然是一名妖修。如此一來,小蓮花在人類之中生存竟是比在妖修中更加安全寧靜。
雖然一直在尋找小男孩,小蓮花也沒想到兩人的重逢會如此猝不及防的來到。畢竟這個世界那麼大,小男孩可能去了任意一個地方。隻是當重逢來臨之後,當短暫的驚喜過後,小蓮花才發現了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她該如何與小男孩相認?告訴他自己就是當年一直陪伴著他的小蓮花?這個解釋在小男孩已經成為了一名佛修之後更加讓人無法說出口。妖修和佛修······除了互相殘殺,有沒有可能還有其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