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節解讀綠色文化
在曆史發展的幾千年時間裏,綠色以其特有的魅力形成了眾多的文化,其中包括綠色革命、綠地認養、綠色投資、綠色技術等眾多與綠色有關的事物。或許你知道其中的一、二,但是否所有的“綠色知識”你都知道呢?
首先介紹的是綠色革命,它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狹義的綠色革命發生在1967~1968年的印度,是指印度開始靠先進技術提高糧食產量的第一次試驗。這次試驗讓印度的糧食總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這使印度農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廣義的綠色革命是指在生態學與環境科學基本理論的指導下,人類適應環境並與環境協同發展、和諧共進所創造的一切文化與活動。
在綠色文化中也有狹義與廣義之分。以狹義而言,綠色文化是指人類適應環境而創造的一切以綠色植物為標誌的文化,其中包括有:農業、林業、狩獵文化、城市綠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學科發展。就廣義而言,綠色文化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共同發展、和諧共進,讓人類不斷發展的文化,它包括有:持續農業、生態工程、綠色企業,也包括了有綠色象征意義的生態意識、生態哲學、環境美學、生態藝術、生態旅遊,以及生態倫理學、生態教育等各個方麵的內容。
綠地認養是由我國提出的一項環保措施,它在1999年由北京市政府發文。綠地認養是依靠社會的力量搞好首都的綠化美化建設,鞏固發展綠化成果,增強廣大群眾綠化與環保意識的一項活動。它的具體內容是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或者個人,自願負責一定麵積的林木綠地的建設、管護、養護的行為。綠地認養一經提出,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擁護。
綠色技術是指考慮環境的價值,它要求各企業在選擇生產技術、開發新產品的同時,必須減少從生產原料開始到生產全過程的各環節對環境的破壞,即必須做出有利於環境保護、有利於生態平衡的選擇,最終做到無汙染化的技術生產。人們在防治環境汙染與治理被汙染環境方麵的投資稱為綠色投資。如今正是綠色產業風靡一時的年代,它是指生產環保設備的有關產業,它生產出的產品稱為綠色產品。與環保有關的服務、技術與設備的進出口貿易被稱為綠色貿易。人們把製造與銷售“無害環境”產品,開發清潔生產工藝,推出“三廢”較少的產品的企業稱為綠色企業。如果一種設計出的產品可以拆卸、分解它的零部件,並且翻新、重複使用,這樣既保護了環境,也避免了資源的浪費,減少垃圾數量,這樣的設計就是綠色設計。
綠色的文化含義如此之廣,並滲透到日常的消費中,綠色消費是指一種引導消費者如何判斷商品是否重視或符合環保的標準。日本與加拿大製定的“防止地球變暖計劃”、“綠色行星計劃”,主要是為了提示與預測因地球變暖而進行觀測的研究計劃,這種計劃稱為綠色計劃。現在很多藝術家以自然界的動物與植物為題材,創作了大量關注生命意識的文學。這些文學作品崇尚生命的意識、崇尚人與自然生命力間的活躍,崇尚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學,因此稱之為綠色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