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勤勞務實,百折不撓 9.獨立自強,從不低頭
溫州人不但精明,更具備一種可貴的獨立品質。溫商的獨立性和自主意識是有目共睹的,他們無論走到哪裏,也無論是做大買賣還是做小生意,都不覺得自己在人格上低人三分。這也是溫商較早進入那些曆來被認為低人一等的非公有製經濟和商業服務領域,從而率先致富的原因之一。
溫州每年有好幾萬下崗職工,但下崗的溫州人從來不找政府。一方麵,是因為溫州的市場發育較早,各種非公有製企業吸納了一部分人。另一方麵,絕大多數的溫州人自主意識強,從來就沒有找政府的習慣。溫州人說:“自己的事情,幹嘛找政府?找市長不如找市場。”在溫州人的腦子裏,從來沒有遇到困難就去尋求別人幫助的依賴思想,他們總是認為要想創造幸福,隻有依靠自己。
“潔廁精”的發明人王麟權就是一個下崗職工。
對於下崗,王麟權沒有怨言,勤奮自立的意識他自然是有的,他所愁的隻是自己找不到創業的門徑。有一天,他家的坐便器堵了,怎麼也弄不通。心情本來有些煩躁的王麟權就和坐便器較上了勁,非要把它弄通了不可。開始時他亂捅一氣,忙活半天也不起作用。王麟權便開始琢磨這坐便器的事:自己為坐便器阻塞所苦,天下有多少人沒準也有同樣的煩惱,若是鼓搗出個什麼專門疏通坐便器堵塞的東西來,豈不是救了大家的急?
剛這麼一想,王麟權立即意識到這裏麵的商機,於是便開始研究起來。他雖然隻有初中文化,但長期在陶瓷廠工作,天天和衛生潔具打交道,有過接觸化學試劑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一種自立自強的精神激勵著他鍥而不舍。經過反複試驗,他終於研製出了專門用於便池除垢、下水道疏通的化學製劑“潔廁精”與“塞通”兩種產品。
“潔廁精”和“塞通”研製成功後,王麟權一邊掛出公司的牌子加緊生產,一邊申報專利保護。由於產品對路,需求甚大,自然也就銷路大開。而當時還沒有其他廠家生產同類產品,王麟權的產品迅速行銷國內市場,盡管公司規模一再擴大,有時還是供不應求,訂單堆滿抽屜,都來不及生產。自強自立的精神使王麟權最終成為溫州商界巨子。
不等、不靠、不要,立足於自身的努力,堅信創業是一種仰賴於個人奮鬥的行為——作為創業個體的溫商就是這麼做的。也正因為從不依附於別人,立足於個人創業,溫州商人才有著一種似乎是天生的自由的心境、自由的意誌、自由的精神,這種素質正是創業所必備的。
溫州青年尚虎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自小兄妹三個,父親多病,家中重擔壓在柔弱的母親身上。為此小尚虎很小就懂得了要自立自強,靠自己雙手來養活自己的道理。1997年,尚虎高考落榜,他考慮到家中的生活艱難,沒有聽從父親去學校複讀的意見,而是隨在北京某酒店當保安的表哥來到了北京。可是他發現,像他這樣沒文憑、沒技術的外來打工者在北京找工作是很難的。但他並不想就這樣灰溜溜地離開北京。於是,他就到處尋找財路。這一天,他看到一位老人把一盆花扔進了垃圾桶裏。“好好的花為什麼扔掉呢?”他走過去問。老人無奈地說:“養久了,花盆中的泥土越來越少,隻能扔啊!”俗話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尚虎一想,既然城裏人養花缺少泥土,那何不從自己居住的郊區給他們弄些泥土來賣呢?也許,這樣也能賺到錢!於是他試探著說:“您這花扔了多可惜,我住的地方有泥土,我給你送點泥土來。”老人聽了很欣喜,忙說:“真的?”
第二天早上,那位老人果然在原處等尚虎。見他真帶去了泥土,連聲道謝,並且付給了他15塊錢。
北京的泥土竟這樣值錢!尚虎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來。於是,每天一大早他就裝上一大袋泥土,到大街上或居民小區叫賣。但幾天以後,他失望了:根本沒有一個買主。他想了好幾天,終於弄懂了一件事:隻有養花的人才會買泥土,而他們一般都把花放在陽台上,如果先在樓下觀察誰家的陽台上擺了花,再向這戶人家推銷泥土,不就省勁了嗎?有了這個主意,他又提著泥土出發了。
這招也並沒有改變現狀,他奔波了整整一天,隻賣了四塊錢。此外,許多小區的保安見他穿著破舊,而且四處張望,總不等他把話說完,就將他驅趕出來。
那一晚,他久久無法入睡。他終於明白,不管賣什麼,讓人家接受自己才是最關鍵的。於是,他用自己省吃儉用的錢買了一個舊手機,還印了一盒名片。他心想:喜歡養花的人多半也會誌趣相投、互相來往,隻要認識一小部分養花的人,就可以通過他們去認識另外的一大部分人。這一招還真管用,不到半個月,他每天至少要接十幾個業務。一天下來,就有幾十元錢進賬。
然而,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個多月,他接到的業務慢慢地少了。他百思不得其解,問題到底出在哪裏?為此,他特意詢問了一個以前買過他泥土的老人。老人說:“小夥子,你賣給我們的泥土裏沒有什麼養分,時間一長,花就又枯了。你說大家還會買嗎?”他這才明白泥土裏還有學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