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排風出嫁
這一年,西夏王李元昊打來戰表,興兵要奪宋室江山,因為朝中無人,受仁宗皇帝之命,天波楊府十二寡婦以及八姐、九妹、排風在穆桂英和佘老太君率領下掛印前往邊關禦敵。
楊門女將人人奮勇,個個當先,幾天工夫,就把西夏占領的大部份宋朝疆土給收回了,這一天來到了西夏和宋朝的門戶木蘭關。木蘭關守將李智廣有個兒子叫李元罩,有萬夫不當之勇,宋營中幾員大將出馬均被李元罩打落馬下。
宋營之中一時無人出戰,穆桂英心急如焚之時,催糧官楊排風進來交令。排風見穆桂英和老太君坐在那兒愁眉不展,就問發生了什麼事兒,穆桂英就將李元罩無人可敵之事敘說一遍,排風微微一笑:“元帥、太君且放寬心,過會兒兩軍陣前待我和李元罩會上一會。”老太君一聽樂了:“十姑娘來了,老身我就高枕無憂了。”
排風不是丫環嗎?佘太君怎麼叫她十姑娘呢?原來,排風本名叫張排風,是個流落江湖的賣藝姑娘,偏巧,讓佘太君給遇上了,就將她帶回家中。她心直口快,愛說愛笑,佘太君對她很是疼愛。後來,就認她做了女兒。因為她比八姐、九妹年紀小,所以就叫她十姑娘。仁宗皇帝見她忠勇,欽賜一品丫環的美譽。
排風是個急性子,不顧催糧的勞累,率隊到城下挑戰。李元罩見來了一位英資颯爽的少年女將,心中不服,放馬來迎。排風使一條煙火棍,李元罩舞動雙錘,兩個棍來錘往,大戰一百多個回合。李元罩心中佩服,楊門女將一個丫環竟然如此厲害,心下不敢大意。站在城樓上觀戰的李智廣見兒子久戰不下,怕兒子有失,鳴金收兵。李元罩回城麵見父帥,責問因何鳴金收兵,李智廣說:“兒呀,那排風棍法高超,為父是怕你有個閃失,故此鳴金。不過,為父已經和軍師商量好了一條對付楊門女將的計策,明日請我兒前去宋營下書,不知我兒以為如何?”李元罩就問李智廣是何良策,李智廣將如何斬殺楊門女將的三條絕後計向李元罩敘說了一遍,李元罩就問是哪三條,李智廣心中高興,一一作答。一、轉心壺毒藥酒;二、舞劍助興;三、點地雷轟望月樓。聽罷李智廣的敘說,李元罩高興得將桌子拍得直響:“爹,您的這三條絕後計定會讓楊家的那些寡婦們死無葬身之地!”李元罩聽後高挑大指,答應明日去宋營下書。
第二天一早,穆桂英、老太君等眾人正在帳中議事,小校來報,木蘭關李元罩前來下書。穆桂英吩咐有請,李元罩走了進來,將一封書信呈遞給穆桂英。穆桂英打開書信,不由倒吸一口冷氣。原來書信大意是,李智廣不想再動刀兵,他已上書給西夏王李元昊,要求兩國休戰結好,特邀穆元帥及眾位將士半月後進關在城中的望月樓赴宴,在酒宴之上,他要將降書順表親自交與穆元帥。酒宴之上,為免動刀槍,請穆元帥及眾將不帶兵將。最後又補充說,穆元帥決非貪生怕死之輩,他李智廣也非言而無信之人等等。
穆桂英久經沙場,豈能不知這是李智廣設下的毒計,可要是不去,定會被李智廣恥笑,想到這兒和老太君商量,要在半月之內認真打探,到時來個將計就計,順水推舟。老太君點頭答應,穆桂英這才給李智廣寫回書讓李元罩帶回。要何人前去打探李智廣到底用的是什麼毒計呢?這個人必須文武兼備有勇有謀才行。李元罩走後,穆桂英就犯了難。這當口兒,排風走了進來。排風說:“太君,元帥,末將不才,願意進城打探,識破李智廣的毒計。”排風話還未說完便被老太君給阻止了。老太君心想,排風雖說武藝高強,可必竟是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家,雖說來楊家也有四五年光景了,不是親生勝似親生,要是八姐、九妹或是哪個媳婦去,她不會說什麼,可如今排風請命要去冒險,太君委實舍不得。排風看出太君麵露難色,便說:“元帥、太君,我自小在西北長大,這兒的地理民情我知曉得一清二楚,我去再合適不過。如果元帥不相信我,我願立軍令狀。”老太君見排風鐵了心的要去,就說:“既然如此,我和元帥等你的慶功宴。”排風這才樂了。第二天一早,排風換上了西夏人的服飾,扮成賣柴的小夥兒混進了木蘭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