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課|為什麼升職加薪的是別人? 13 舍棄為人工作的短板,獲得為己工作的感覺
生活中,一些人本來有著豐富的知識、不錯的能力,卻由於他們始終抱著“我不過是在為公司打工”的工作觀念,經常生活在抱怨中,所以常常錯失許多寶貴的機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怎樣對待工作,工作就怎樣回報你。
我們身邊的很多人,每逢談起工作,有的是對目前工作怨聲載道,有的則感覺很好,單位效益好,自己工作輕鬆且收入不菲。當然,誰都希望自己有個安穩、舒服且令人羨慕的工作,這是無可厚非的。然而,這些人裏麵,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在為別人工作,而不是為自己工作。
學生時代,我們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我們學習是為自己,尤其在接近高考的時候,這種緊迫感更是無比強烈。不用奢談什麼遠大理想,最現實的就是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一切都為自己學習。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就成功了,而且同時其實你也在為社會增磚添瓦。
在工作的時候,我們有一個老板的存在,大的利益基本都是老板得到。於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就忘記了理想,忘記了自己事業的存在,淪為了為別人打工的“打工仔”而已。
人生中最大的錯誤便是認為你在為別人工作。不錯,你有上司,你在一家公司領取一份薪水,但是歸根到底你是自己命運的主人。你決定在你的事業中挖掘出多少自己的潛力,在你的生活中最終獲得什麼成就。
“砌牆”,一個西方傳統版的教育故事:
有三個工人在砌牆。 一個人經過此地,就問甲工人:“你在幹什麼?”
甲工人麵無表情地說:“我在砌牆啊!”
過路人又問乙工人:“你在幹什麼?”
乙工人低沉地說:“我在蓋房子啊!”
問至丙時,丙很愉快地回答道:“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新城市,我正在為成為偉大的建築師而努力。”
若幹年後,甲、乙還是一個砌牆的普通工人,而丙最後成為了一個優秀、知名的建築師。
三個人的起點都是一樣的:砌牆,蓋房子。但三個人的歸宿不一樣,原因是甲和乙都沒有更多的想法,重複做一個砌房子的工人,而丙有自己的思想,他傾注了自己的意識,他關注了砌房子的目標,變砌“牆”為蓋“新城市”,其成長基因發生了與甲、乙不同的變化。
所以,人的成功與否、平凡與否,都與自己對工作的態度有著緊密的聯係。
甲、乙一直在為別人工作,而丙卻是在成就自己的事業,這就是差別。人生在世一定要早一點認識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今天播了什麼種,將來就會有什麼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幾分耕耘,就有幾分收獲。
不管所處的條件如何,你都可以出人頭地,特別是在你現任的工作中。每天你都有機會勝人一籌,幹得出色,出類拔萃。你可以提出建議來改進產品、改善服務,或更好地為客戶服務。你可以找到機會節省資金,有所創新。你可以幫助一位同事把工作做得更好,或是學習一項新技能讓你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