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課|為什麼生活的倦怠越來越大? 20 舍棄不懂放棄的負擔,像明天死去一樣活著
人的一生該有所追求,要有高遠的抱負,要有偉大的目標。但是這不等於說是要把一切都抱在懷裏不放棄,人在追求的時候更要知道什麼東西是應該放棄的。
一個人不能擁有所有想要的東西,有些東西不是自己努力就能夠得到的。還有一些東西是不必要的,拿著這些沒用的東西隻能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走不出人生更遙遠的路。而還有一些東西拿著會給自己帶來災禍,這樣的東西看著好卻必須要放棄。
一個青年帶著一個美好的願望上路了。
一路上他挑選著自己喜歡的東西裝進自己的口袋。可是走著走著,他發現自己越走越慢,累得再也走不動了。但是,他有自己的目標,他不能隨便放棄,於是他繼續走。可是,他發現自己走得太困難了。
終於,他遇到一位哲人。
青年虛心地向哲人請教怎麼才能走得更遠,為什麼哲人這麼輕鬆就可以上路?哲人隻是輕輕一笑,說:“小夥子,你背上的包袱太重了,正是它壓得你走不動路的,舍棄它才可以輕鬆上路。”
小夥子回頭看看自己的包袱,裏麵裝著過去的經曆,以後的名利規劃,自己對親情、愛情的想象……每一件看起來都是那麼好,小夥子一樣也舍不得舍棄。於是,小夥子咬咬牙,繼續背著所有東西走,一邊走一邊繼續往裏麵加入“好”東西……
最後,人們發現這個小夥子被壓死在了自己的包袱下麵。
多麼悲哀的小夥子,哲人都勸過了還是舍不得丟下那些身外物,最終導致了死亡的悲哀。包袱重了隻會給自己增加負擔,舍得放棄的人才知道什麼是該要的,什麼是不該要的。
人生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如果你把所有的難題都放在心上,那麼,你也將感到沉重無比。
在一次關於生活藝術的演講中,教授拿起一個裝著水的杯子,問在座的聽眾:“猜猜看,這個杯子有多重?”
“50 克”、“100 克”、“125 克”……大家紛紛回答。
“我也不知道有多重,但可以肯定,人拿著它一點都不會覺得累。”教授說,“現在,我的問題是:如果我這樣拿著幾分鍾,結果會怎樣?”
“不會有什麼。”大家回答。
“那好。如果像這樣拿著,持續一個小時。那又會怎樣?”教授再次發問。
“胳膊會有點酸痛。”一名聽眾回答。
“說得對。如果我這樣拿著一整天呢?”
“那胳膊肯定變得麻木,說不定肌肉會痙攣,到時免不了要到醫院一趟。”另一名聽眾大膽說道。
“很好。在我手拿杯子期間,不論時間長短,杯子的重量會發生變化嗎?”
“沒有。”
“那麼拿杯子的胳膊為什麼會酸痛呢?肌肉為什麼可能痙攣呢?”教授頓了頓又問道,“我不想讓胳膊發酸,肌肉痙攣,那該怎麼做?”
“很簡單啊,您應該把杯子放下。”一名聽眾回答。
“正是。”教授說道,“其實,生活中的問題有時就像我手裏的杯子。我們埋在心裏幾分鍾沒有關係,如果長時間地想著它不放,它就可能侵蝕你的心力。日積月累,你的精神可能會瀕於崩潰,那時你就什麼事也幹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