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課|為什麼一直拚命賺錢卻還是窮人? 26 舍棄存即理財的誤區,要讓金錢來為你工作
很多人認為存錢就是理財,其實這是一個極為錯誤的誤區。我們得承認,存錢,或是儲蓄並沒有錯,有一定的儲蓄,可以幫你抵禦未來的風險。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隻會儲蓄的人大多數並不富有。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存錢隻是理財的一小部分,理財最重要的一大部分是創造財富,而儲蓄並沒有創造財富,隻不過是積攢而已。錢存在銀行是不會長久的,因為窮人是消費者,錢要拿出來消費。窮人缺什麼?缺錢。但窮人最缺的不是財富,而是創造財富的能力。
很多窮人之所以一輩子都是窮人,就因為他們的錢不是資本,隻是能用來購買不會升值的物品。窮人不是投資家,窮人隻是消費者。這就是為什麼隻會儲蓄的人不富有的重要原因。
然而,對於那些真正的富人而言,金錢其實隻是一個抽象的符號而已,他們的頭腦裏想的是如何運用這些符號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成就感。
他們清楚的明白,金錢可以回收利息。於是,他們就計劃如何進行投資,讓它具有更大的價值。錢就像種子一樣會發芽生長,不過,它也會受到經濟危機那樣的風暴的影響和摧殘。所以,作為錢的主人,需要用心的去保護、照料,才能讓它茁壯成長。等到綠樹成蔭的那一天,你的生活才會因為它的庇佑而不致倒塌。
有這樣一個故事:
古以色列王國時期,有兩個好朋友,一個叫薩哈,另一個叫蘇魯,兩個人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五年後,薩哈早已成為非常有錢的富翁,而
蘇魯卻還是隻能維持溫飽。一天,蘇魯找到薩哈,問:“咱們兩個都是從小本生意做起,為什麼你早就飛黃騰達,而我卻仍舊是一貧如洗呢?”薩哈平靜地說道:“我之所以比你富有,是因為我們有很大不同。”“我們哪裏有不同?難道我不是像你一樣勤勤懇懇?而且有時候我的
勤勞程度甚至超過你呢。”
“這隻不過是表象罷了。”
“表象?”
薩哈繼續說:“是的。我問你,如果你每天能夠賺到10 個銅板,你將會如何處置它們呢?”
“當然是用來改善生活了!”
“這就是我們的差別。你知道我是如何做的嗎?告訴你吧,當我賺到10 個銅板之後,我會將它們放在荷包裏。當我需要花錢的時候,我隻是拿出其中的9 個來用,每天都剩下一個,從來未曾多用過一個。或許你覺得這樣做多此一舉,但它確實是我能夠發達起來的最根本的原因。當初,我像你一樣,荷包裏空空如也、一貧如洗,那時我又怎敢奢望現在這樣的生活呢?”
薩哈接著說:“不過,當我開始放進10 個銅板,隻取出9 個來花之後,我的空荷包漸漸鼓了起來,時間一長,我就存下了一大筆錢。可我並沒有將它們胡亂花掉,而是找到更好的機會進行投資,例如投資給鐵匠開了個鋪子。就這樣,我所擁有的財富越積越多,最終變成像今天這樣富有了。”
蘇魯瞪大了眼睛,他不敢相信致富竟然如此簡單。薩哈笑著說:“其實,正確理財的方式就是這麼簡單,首先你把賺來的錢省下來。然後,進行投資讓錢為你工作,使錢繼續賺錢。”
蘇魯聽完不住點頭,很後悔自己把錢都花掉了。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裏圖斯曾經說過:“受金錢控製的人是不可能公正的。”如果你樂於把金錢看成一種工具,那麼你便不會把它藏在你的保險箱裏等它爛掉。當你的錢財也自由流通起來的時候,它會自動地為你增值。
倘若你堅持認為錢財隻能聚集,不能散去,那麼,你帶著你那點可憐的錢財距離真正的財富越來越遠;倘若你堅持金錢是最重要的,那麼請認為它是最重要的工具,千萬別認為它是最重要的物品,使用它,而不要觀看它。
所以,想像有錢人一樣富有,你就應該去了解他們的操作規則和理財觀念,然後再將你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記住,能賺幾百萬的人,絕不是因為他們比僅賺幾張鈔票人的腦袋更聰明,不過是他們擁有著冷靜的頭腦,懂得利用聰明才智使金錢自己創造價值。
人不“理”財,財不“理”人。不管你選擇哪種方法處理金錢,都要清楚這條真理:金錢不過是一種商品,一種雙方認定的交易商品,這種商品使擁有它的人,更有生命力和意義。有多少金錢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怎樣讓它工作。
現在,就請舍棄“存錢= 理財”這個誤區,開始你的投資理財之路吧,隻有這樣,才能享受百分百的財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