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課|為什麼一張嘴對方就不愛聽? 38 舍棄千篇一律的缺點,區分場合並把握對象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通常用來諷刺人兩麵三刀。但是,這個字麵的意思其實是很值得大家學習的,能達到這個境界,那就是達到了說話的高層次水平了。
說話不是作報告,不用照著一個東西念。即使是作報告,不一樣聽報告的人,報告的重點也不一樣。我們平時麵對的人不同,說話的場合不同,不可能說話千篇一律。這些人愛聽這樣的話,而另外一些人卻喜歡聽另外一些話。
有人就懷疑了,那豈不是說話很累,還要考慮這麼多?其實不是的,千篇一律說話的人就像個複讀機一樣。我們是有思考能力的,隻是根據不一樣的人和環境改變一下說話的內容或者是方式而已,這樣既能夠達到說話的效果,還可以增強我們交談的能力。
有個理發師傅帶了個徒弟。
徒弟學藝3 個月後,這天正式上崗。他給第一位顧客理完發,顧客照照鏡子說:“頭發留得太長。”徒弟不語。師傅在一旁笑著解釋:“頭發長使您顯得含蓄,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顧客聽罷,高興而去。
徒弟給第二位顧客理完發,顧客照照鏡子說:“頭發留得太短。”徒弟不語。師傅笑著解釋:“頭發短使您顯得精神、樸實、厚道,讓人感到親切。”顧客聽了,欣喜而去。
徒弟給第三位顧客理完發,顧客邊交錢邊嘟囔:“剪個頭花這麼長的時間。”徒弟無語。師傅馬上笑著解釋:“為‘首腦’多花點時間很有必
要。您沒聽說:進門蒼頭秀士,出門白麵書生!”顧客聽罷,大笑而去。
徒弟給第四位顧客理完發,顧客邊付款邊埋怨:“用的時間太短了,20 分鍾就完事了。”徒弟心中慌張,不知所措。師傅馬上笑著搶答:“如今,時間就是金錢,‘頂上功夫’速戰速決,為您贏得了時間,您何樂而不為?”顧客聽了,歡笑告辭。
很佩服這位師傅,他對著四個不同的顧客說了不同的話,把弟子做的事情都給圓滿解決了。如果師父不是這麼會說,一直重複著一樣的話語,最多隻有一個人能滿意。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必須及時改變自己,適應不同的對象。在不同的對象麵前表現出不同的風格,甚至要在對方的風格發生變化後也做出相應的變化。如果你不想遭遇失敗,就必須學會根據瞬息萬變的狀況做出相應的反應。
有一則寓言,說蠍子向變色龍討教,怎樣才能不斷變色?變色龍驕傲地說:“我的眼珠可轉動360 度,上下左右,東西南北,眼觀八方,變色易如反掌!”我們想要成功就要擁有這樣的本事,眼觀六路看清楚自己所在的環境,搞清楚說話的對象,想清楚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對著上司,我們再有意見也要委婉地表達,不能大吼大叫;對著長輩,我們要尊重謙恭,不能傲慢無禮;對著平級的人,要禮貌待人,不能毫無分寸;對著下級要獎懲分明,不能毫無威信……
一個會說話的人,可以流利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圖,也能夠把道理說得十分清楚、動聽,別人也能樂意地接受。有時候還可以立刻從問答中察覺出對方語言的意圖,從對方的談話中獲得一些啟示,了解對方,與對方建立起良好的友誼。但是,常常就有一些不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讓人討厭不已,環境改變了,對象改變了也不知道要改變一下說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