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半夜,區寄自己轉過身來,把捆綁的繩子就著爐火燒斷了,雖然燒傷了手也不怕;又拿過刀來殺掉了做買賣的強盜。然後大聲呼喊,整個集市都驚動了。區寄說:“我是姓區人家的孩子,不該做奴仆。兩個強盜綁架了我,幸好我把他們都殺了,我願把這件事報告官府。”
集鎮的差吏把這件事報告了州官,州官又報告給府官。府官召見了區寄,不過是個幼稚老實的孩子。刺史顏證認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區寄不願意。刺史於是送給他衣裳,派官吏護送他回到家鄉。
鄉裏幹搶劫勾當的強盜,都斜著眼睛不敢正視區寄,沒有哪一個敢經過他的家門,都說:“這個孩子比秦武陽小兩歲,卻殺死了兩個豪賊,怎麼可以靠近他呢?”
如果區寄隻是個爭強好勝的人,那他被強盜抓住的時候就會立刻反抗,絕對不會有這麼聰明冷靜的辦法。一時的示弱,隻是為了博取同情,讓對方喪失掉警惕的心,這樣才能為自己的進步爭取到一些時間和空間。
退一步可以進三步,退一步本來就是為進作準備的,這是在為前進積蓄著力量。蠻幹並不是聰明的做法,它隻會讓自己在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被毀掉。再強的人也抵擋不住眾人的合夥攻擊,示弱是最好的方法。
看過一期《動物世界》,說的是海灘上的藍甲蟹,有一種很凶猛,生性好鬥,跟誰都敢開戰;另一種很溫順,遇上敵人便一味裝死,一動不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強悍凶猛的藍甲蟹在殘殺中越來越少,瀕臨滅絕;而甘於示弱的藍甲蟹因為善於保護自己,反而繁衍昌盛,不斷壯大。
還看過一部科教片。在一條南北走向的峽穀上,西坡長滿了鬆、柏、女貞等樹,而東坡隻有雪鬆。造成這種景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東坡的雪總是比西坡的雪下得大,當雪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雪鬆那富有彈性的樹枝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上滑落。這樣反複地積,反複地落,雪鬆完好無損。其他的樹因無此本領,便無法在東坡存活。
有時候,故意的示弱也不失為一種和諧的最好方法。特別是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大家都是爭強好勝的人,整個家庭都將是一片烏煙瘴氣。誰都不讓著誰,誰都不願意退一步,這樣的團體怎麼能夠和諧存在呢?
示弱是一種強者的覺悟,是一種涵養的表現。示弱不是妥協,而是理智的忍讓。示弱當然更不是要倒下,而是為了下一次站得更加堅定。人生前進是很不容易的,有時候需要以退為進來給自己充足的準備,要拿得起放得下。
所以,做人處事如果適時示弱,有時也能成為贏家。我們選擇做石頭壓著的小草,為了呼吸清新空氣,享受溫暖的陽光,改變生長方向,沿著石間的縫隙,彎彎曲曲地探出頭,最終一定會衝出了亂石的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