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證明我行,青少年需要積極參與理財 從小學習經濟學
讓青少年去學習經濟學,這在國內聽起來,大家也許會覺得很 新鮮,但是在發達國家卻一點也不新鮮。美國孩子甚至從幼兒園就 開始學習經濟學,並貫穿初等和中等整個教育過程。現在歐洲發達 國家、俄羅斯、加拿大、韓國、日本以及我國台灣地區幾乎都已經 將經濟學列人了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內容。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將經濟學納人學前、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國 家。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一些中小學教師和學校就開設了經 濟學選修課,但是那時由於還沒有得到社會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對 兒童的經濟學教育盡管在世界領先,所獲得的成就卻並不太理想。 從6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對青少年兒童推行 經濟學教育,美國經濟學教育聯合會(即JCEE,後改名為美國經濟 學教育委員會,簡稱NCEE)、國家經濟教育特別工作組(NFT) 陸續出台了一係列的綱領性文件,指導全國各州從幼兒園到12年級 (相當於我國的高三)的經濟學教育。不久以後,各州設立了州經 濟學教育委員會(SCEE ),幾乎全國所有開設經濟學專業的大學,都設立了經濟學教育中心(CEE)。而且對少年兒童的經濟學教 育,還得到了美國全國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NCSS)的鼎力相助。 1989年NCSS指出,每個兒童都應該具備有用的經濟知識,並發展其 批判思考能力。
經濟學被稱為社會科學皇冠上的明珠,也是目前唯一設立諾貝 爾獎的一門社會科學。它主要來源於人類的生活,因此實用性很 強。我國早已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經濟生活也逐漸複雜起來,每 個人都應該掌握必要的經濟知識,來處理和理解自己身邊複雜的社 會經濟問題。
身邊的理財故事
對於青少年而言,經濟生活其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 分,經濟學就像我們需要了解下雨、閃電一樣。我們每天要消費, 生活中每天也麵臨很多新的選擇,要處理與老師、朋友、同學以及 社會的關係。我們會經常從大人口中聽到一些經濟問題的議論,還 可以從雜誌、報紙、電視中獲得許多經濟信息。但卻由於我們缺乏 必要的經濟知識,這些東西就很難理解。因此我們從小應該學習經 濟學,這樣可以讓我們的眼睛更加明亮,將這個紛雜的世界看得更 加清楚;從小學習經濟學,就會擁有更多的智慧,作出更加正確地 選擇;從小學習經濟學,可以懂得想要創造財富首先就應該節約並 努力,這樣還可以提高生存能力;從小學習經濟學,可以使風險意 識得到增強,提高長大後應對經濟危機的能力。
用零花錢炒基金的11歲孩子
9歲男孩旺旺,正在上小學2年級,但是旺旺巳經積攢了8000多 元零花錢。這些錢如何處理,著實讓旺旺和父母頗費腦筋,最後在
銀行工作的媽媽給旺旺提了個建議——買基金。這樣旺旺不僅可以 培養出自己的投資意識,而且也算是一種投資。媽媽的提議旺旺覺 得很不錯,因為父母平常就喜歡炒股,因此旺旺對股票很熟悉,他 早就想讓自己的錢可以再“生”錢了。
有意思的是,旺旺的父母還正兒八經地給旺旺起草了一份家庭 協議。協議用書麵形式將一家三口在這件事中的角色給予了定位, 出資人旺旺是甲方,他的媽媽和爸爸都成了乙方。協議中明確表 明,因為旺旺還屬於未成年人,去銀行開設賬戶還沒有資格,因 此隻能用爸爸的名字開戶,所以,為體現投資人旺旺的權益,關 於基金買賣的所有事項必須告訴旺旺,旺旺本人對投資有否決權和 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