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證明我行,青少年需要積極參與理財 花錢時要製訂消費計劃(1 / 2)

第十章證明我行,青少年需要積極參與理財 花錢時要製訂消費計劃

對青少年而言,從小養成節儉意識不但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更 是一種生存能力,這需要學校和家長的相互配合。在比利時,學校 在小學的時候就開設了專門課程,讓孩子了解到什麼是勞動報酬、 成年人的各種職業、如何區別各種商品及其價格的確定因素等。同 時引導青少年理解廣告、媒體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讓他們了解到 廣告對自己有哪些影響。此外,老師還會經常告訴孩子:並不是每 個人的生活都一樣,有的家庭非常貧窮,甚至吃不飽穿不暖,有的 家庭生活卻很富裕,有吃有喝,以此來告誡孩子一定要勤儉節約。

如果說學校的教育隻是理論,那家長的行為準則和消費方式對 孩子就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這方麵,家長的做法要特別謹慎。 通常情況下,家長在花錢之前,都會先製訂出一個消費計劃,告訴 孩子錢怎麼花、哪些該花。同樣,家長在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會 建議孩子將一部分零花錢存起來,並幫他們製訂一個有計劃的消費 ‘‘陳’ o

為了讓孩子們認識商品與報酬、勞動與價格的關係,比利時的 中小學校過一段時間就會舉辦一次集市,鼓勵學生將自己製作的手 工藝品拿去出售,這樣青少年就會明白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道理。同 樣,學生們也可以在集市上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每個人的消費額不可以超過2歐元。這樣,孩子們在買東 西前就會仔細思考自 己到底最需要什麼,避免出現花錢買了自 己不喜歡或者已經擁 有的東西。

比利時的孩子年滿14歲就可以出外打工掙錢了,如修剪草坪、 洗車、掃雪、照看年幼的孩子等。至於像洗碗、整理自己的房間等 家務活是自己的分內事,沒有任何報酬。

根據家庭情況給零花錢

據悉,比利時85%的青少年都可以從家長那裏得到固定的零花 錢,絕大多數孩子拿到零用錢以後會存入銀行,或者放進存錢罐 裏,等以後去購買自己想要的物品,隻有極少數孩子會將零錢直接 花掉。從12歲起,孩子們一般就會擁有自己的銀行卡,家長則開始 教他們如何理財,指導他們怎樣儲蓄、使用和管理零花錢。正是因 為有了學校和家長的雙重教育,比利時的絕大多數孩子才從小就養 成節儉的好習慣。他們很少隨便買東西,學校裏也不會出現互相攀 比的If況。

青少年要零花錢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不可以隨便張口就 要,同時還避免去購買時尚用品和品牌服裝。青少年大手大腳地花 錢並不是好事,會使自己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自立能力,為自己 以後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利,因此應該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 讓家長教你理財

青少年一味地隻知道花錢,就會變成金錢的奴隸;青少年若是 一味不碰錢,就會失去主宰生活的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 漁,青少年應該及時學會如何去支配錢、賺取錢,應該明白如何讓 金錢為自己的幸福和人生服務,這樣才可以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青 少年在這樣的理財觀念下成長,未來才可以更幸福。下麵看看小王 是如何教育他女兒的。

啟蒙:認識金錢

小王的女兒上幼兒園之前,她對錢根本沒有任何概念,就算一 張小紙片也可以玩得很開心,一堆玩具就可以滿足她的快樂所需 了。上幼兒園之後,女兒愛攀比了,別的小朋友有的東西,她想 要,別的小朋友沒有的東西,她拿著就會有優越感。雖然小王極力 地說服她,但她想比別人厲害的想法還是越來越強。每天放學,她 都會找借口向小王要漫畫書、要玩具、要幼兒卡片、要動畫片碟子 等東西,而且難以控製。若是不滿足她的需要,控製她的欲望,小 王就是她眼裏的一個壞爸爸。

也是在這一時期,小王決定開始培養她的財商。小王決定讓她 知道,生活中有一個比不給漫畫書的爸爸更有威懾力的東西,那就 是^錢。

幼兒園到小王家有一刻鍾的路程,坐車比較方便。小王告訴 她,若是想要得到玩具,每天就必須走路,省下的車費就是你的

零用錢。零用錢放在一個儲蓄罐裏,買任何東西都要經小王同意後 才可以花掉。剛開始女兒沒感覺,但當她發現她所有的要求都要歸 結在自己所掙的錢上時,她不再求小王。因為害怕減少收人,連下 雨她也要堅持走路去幼兒園。從那時起,她不再覺得小王是一個苛 刻的爸爸,而覺得自己是本班唯一一個能掙錢的小朋友,感覺還 很驕傲。

記賬:合理用錢

若她有比較大的花銷計劃,但是手頭上沒有錢,小王就貸款給 她。這比存儲蓄罐要複雜,因為要算數,要記賬,正好可以配合她 學數學。剛開始貸款小王並不收利息,隻要求她先還錢,否則小王 不會再借錢給她。這樣就能夠讓她知道,對借的錢必須上心,因為這 關係到她的信用。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需要買一件貴重的商品 時,她必須三思而後行,避免衝動購物,否則,她就會為自己的衝動 付出代價。吃了兩次虧之後,不用小王說大道理,她也明白了:為 了超過別的小夥伴,她必須把錢用得更合理和更巧妙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