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需要一個更富有遠見卓識的中美關係 中國經濟年鑒,2008年,第231頁。(1 / 3)

尾聲 需要一個更富有遠見卓識的中美關係 中國經濟年鑒,2008年,第231頁。

“中國GDP總量或早於2025年超美國”,南方都市報,2007年9月17日。

《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北京: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年,232頁。

轉引自“星條旗”成了中國製造 老美離了中國還能過嗎?”紅網,2007年7月15日。

http://www.rednet.cn??2007-7-15 4:42:55??紅網?

“‘中國製造’悄悄變臉”,財富中文網,2012年4月29日。

轉引自“樊綱建議用世界工廠解決5億農民問題:,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5月17日。

“中國製造一切”,財富中文網,2011年10月8日。

同上注。

“中國製造一切”,財富中文網,2011年10月8日。

“在‘中國製造’的背後”,東方財富,2008年3月20日。

TFP,全要素生產率是指“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是衡量單位總投入的總產量的生產率指標。即總產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常常被視為科技進步的指標。全要素生產率的來源包括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產創新等。產出增長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長率的部分為全要素生產率(TFP)和要素生產率。

【法】埃裏克·伊茲拉萊維奇,中譯本,中信出版社,2005年,第36頁。

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共195頁。

“中國崛起改變世界商業格局”,中國科技財富,2009年11月5日。

同上注。

“曆史終結論”最早源於福山1988年所作的一次題為“曆史的終點”的講座。隨後,他在講座的基礎上寫成論文“曆史的終結?”。1989年,美國新保守主義期刊《國家利益》發表了這篇文章,標誌“曆史終結論”作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係正式出籠。

冷戰結束以後,如何評價資本主義製度和社會主義製度及其命運,成為東西方理論界普遍關注的現實問題。在這一背景下,福山拋出了所謂的“曆史終結論”。即“共產主義失敗論”,是由日裔美人福山提出,在他看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冷戰的結束,標誌著共產主義的終結,曆史的發展隻有一條路,即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在他看來,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製度為方向的人類普遍史”。自由民主製度是“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和“人類最後一種統治形式”,從此之後,構成曆史的最基本的原則和製度就不再進步了。然而,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勁崛起給了福山理論一個響亮的耳光。

轉引自“中國崛起重構世界格局?”,大觀,第二期,2010年7月6日。

“美國必須適應中國的崛起”,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3月4日。

【英】馬丁·雅克:

,中譯本,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1日,共352頁。

《大國的興衰》的作者是保羅·肯尼迪。這是一部廣泛論述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曆史的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來世界各大國興亡盛衰、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強調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經濟力量是軍事實力的後盾。大國興起,起於經濟和科技發達,以及隨之而來的軍事強盛和對外征戰擴張;大國之衰,衰於國際生產力重心轉移,過度侵略擴張並造成經濟和科技相對衰退落後。

轉引自“霸權國家將中國逼離和平發展道路是災難”,環球時報,2012年1月30日。

轉引自亨利.盧斯(Henry Luce)詞條,http://www.upicture.com.cn/knowledge/nPost/nPost_47282.htm

轉引自“美國是如何和平崛起的“,聯合早報,2010年5月24日。

轉引自傅夢孜“‘中國引領世界’已不是空話”,軍情觀察,2012年1月30日。

轉引自“奧巴馬:中國第一美第二”,春秋中文網,2012年2月19日。

同上注。

“美總統奧巴馬認定中國將成世界第一意味什麼”,中國防務網,2009年8月14日。

“中國5年超美可能嗎?”,國際觀察,2012年2月7日。

“美總統奧巴馬懼怕中國改變規則”,國際觀察,2012年2月15日。

轉引自愛德華?盧斯,“美國衰落的真相”(英譯中),【英】金融時報,2012年2月9日

作者: 愛德華?盧斯

“蓋洛普民調:53%美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領先經濟強國”。廣州日報,2012年2月12日。

“中國外彙儲備達3.2萬億美元 分析稱逾6成買外債”,法製晚報,2012年1月26日。

轉引自“中國崛起挑戰美國對華話語體係”,瞭望東方周刊,2010年9月27日。

"文明衝突論"的創始人,乃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在冷戰剛結束、蘇聯解體不久,亨廷頓就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早期提出了後來一直在許多國家的政界和學術界爭論不休的"文明衝突"理論(ClashofCivilization)。

“文明衝突論”認為,冷戰後,世界格局的決定因素表現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還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戰後的世界,衝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文化方麵的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衝突”。

2001年“9·11”事件見證了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在伊斯蘭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間的展開。

“中國經濟論文-國外關於中國“崛起”問題的研究綜述”,道克巴巴。

同上注。

李文和於1974年成為美國公民。他是華裔科學家,曾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為加州大學工作。他於1999年被指控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竊取了關於美國核武庫的機密。在調查員收回這些最初的指控之後,政府進行了一輪新的調查並以不正當處理內部資料的罪名控告李文和。2000年,李與美國聯邦政府達成訴訟協議:他對一項罪名認罪,政府收回其他58項指控並將其釋放。人們將李文和案與德雷福斯事件相比較。一些人認為李案是個教科書式的樣例,反映了當政府和媒體聯合起來對付一個個人時能造成的巨大傷害。

2006年6月3日,美國聯邦政府和五家媒體組織(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美國廣播公司和美聯社)宣布他們會一起向李文和支付一百六十萬美元,以解決李對政府侵犯其隱私的指控。

“美國為何老冒出‘中國威脅論’”,環球時報, 2002年8月6日。

“西方宣揚的‘中國威脅論’”,求是論壇,2010年7月28日。

“美國再次鼓吹‘中國威脅論’”,人民網,2007年7月16日。

晨昃,《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經濟》,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87頁。

“擔憂解放軍備戰 切尼中國行有‘心結’未消“,千龍新聞網,2004年4月30日。

“謊言編織的神話——‘中國軍事新威脅論’”,搜狐網,2004年5月2日。

“築牢國防安全的技術基石”,中國國防報,2012年12月3日。

“謊言編織的神話——‘中國軍事新威脅論’”,搜狐網,2004年5月2日。

“德國前總理施密特說美國的中國軍力報告誤導世人”,中國新聞網,2005年12月20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20:54 中國新聞網

“美軍報告對中國軍力有所褒揚的背後意圖解讀”,中國網,2011年8月26日。

[美]吉姆·赫爾姆斯 詹姆斯·普裏斯特主編:《外交與威懾:美國對華戰略》(中譯本),新華出版社,2005年,第38頁。

參考消息,1996年11月3日。

轉引自門洪華,“權力轉移、問題轉移與範式轉移:關於霸權解釋模式的探索”,光明觀察,2006年2月4日。

轉引自”21的美中抗衡”,紐約時報(英文版),2010年6月19日。

同上注。

“國際格局的變化”,新浪讀書,2003年1月17日。

同上注。

“中國崛起的西方邏輯”,環球周刊,2005年6月14日。

?“從‘威脅論’到‘崩潰論’:‘唱衰’中國的背後”,春秋戰國中文網,2008年4月22日。

“德國前總理施密特說美國的中國軍力報告誤導世人”,中國新聞網,2005年12月20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20:54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