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文大教員(1 / 2)

很快,要求學習漢語的政令便傳了下去。

可是這問題卻比想象中的棘手。因為蒙古語和漢語隻見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東蒙古使用的是回鶻蒙文,是用“阿娜哈嘎巴”這類字頭拚接起來的。同時這些字頭也是讀音的標注,也就是說,隻要是會說蒙古話,就差不多能夠讀書寫字。

可是漢文字卻不一樣,是象形文字,光看著文字的構造,如果不懂的話,是無法明白這是什麼讀音,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更要命的是,鳥居龍藏雖然懂得漢語,但是卻不明白蒙古話。

王爺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這倒是個問題,要想辦法解決一下,這些孩子都已經是六七歲了,重新學習一門語言,恐怕是有點難度。”

鳥居龍藏也一聲長歎,道:“我當初在京都大學讀書的時候,學習了漢學,那個時候覺得漢字是這世界上最最難懂的文字了,多音字通假字,還真的需要下一番功夫呢。好在日本語中也有漢字,也算是一個便利吧。”

貢王爺道:“可是這些蒙古小孩子,卻從來沒有學過漢語,而蒙語和漢語又是極大的差別,不知道如何下手啊!”

鳥居龍藏道:“還是請王爺幫忙,編纂一套教材,讓這些孩子學習語言,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呢。”

貢桑諾爾布點了點頭,轉而走進了書房,開始苦思冥想。

貢桑諾爾布作為東蒙古諸王的後裔,自然是精通母語的,而之所以精通漢語,還要提他的父親,上一代喀喇沁劄薩克親王旺都濟格。

不管是正史還是民間傳言,這王爺都是暴虐異常的,通常是虐打下人取樂,可是對於接班人的培養上,卻是絲毫沒有放鬆。

那個時候,朝廷對邊疆的管轄還是很嚴密的,對於貢桑諾爾布這種帶著皇族血脈的王爺家,更是另看一眼。所以貢王爺根本就沒有學習漢語的機會。

旺都濟格卻是明鏡的很,若是想興旺發達,想著不再如此愚昧,靠著回鶻蒙文和用回鶻蒙文寫的蒙古秘史是不夠的。還是要學習中原的文化。

於是旺都濟格便悄悄的將貢王身邊的小廝老媽子都換成了漢人。

這樣,雖然是蒙古小孩,雖然是塞外蒙古王的世子,但相當於生活在中原的語言環境之中,潛移默化的,貢王爺便說了一口流利的中原話。

這還不算,在貢王爺六歲的時候,旺都濟格便悄悄的請了師傅,開始傳授他詩書子集,待十年寒窗後,王爺的文學造詣已經頗高了。還中了進士榜二甲。

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王爺也沒有刻意的下苦工。可是若編纂一套教材的話,何其難也。

貢王爺翻開了案頭的一本清芬閣藏版的爾雅,一邊翻閱,一邊仔細的思索著。

可是這爾雅,卻是有一些難度,根本不適合作為教材,王爺便想起了千字文和百家姓。這應該是最最簡單的了。

於是王爺便扯過了一張紙,取過了一支筆,便在上麵寫寫畫畫,腦海之中真的沒有什麼思緒,便開始默寫千字文了。

足足寫了一個時辰,依舊不知道這教材應該怎麼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