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不愧於心(1 / 2)

在普通的平民百姓眼裏,高高在上的釋迦牟尼佛爺,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即便是自己有什麼訴求,距著佛爺十萬八千裏,有三十三層天呢,佛爺也不一定能照顧的到。

相比之下,人們更願意供奉城隍,土地,龍王這些看上去低等,但是卻貼近百姓的小神。話說回來,有條件的,在村子旁邊,挖土摔泥,脫坯建房,搭建一個一間左右的城隍廟,還是能負擔起的。

若是沒有條件,則是用幾塊石板戳到地上,上麵蓋上一塊大一點的石板,裏麵用黃紙寫了城隍之位,也可以滿足人們的需要。

而那些富麗堂皇的寺院,那些法相莊嚴的金身,卻是讓這些勞苦大眾望而卻步,看這間城隍廟,卻是足足有兩進院子大小,可知在當年這個村子的人生活還是比較富足的。

走近了一看,隻見院牆都坍圮了,窗子也是斑駁不堪,從裏麵傳出來一跳一跳的火光,想來是村民們吃飯都吃不飽,也就隻能是在心中默默的禱念城隍的庇佑了,也沒有能力帶著蠟扡香燭來這裏參拜了。

雨點越來越密集,貢王爺趨步來到了廟門前,隻聽見裏麵似乎有人,便敲了敲門,道:“過往行人至此,還勞煩裏麵的人行個方便,讓我進去避避雨吧!”

裏麵喧鬧的聲音似乎是停了下來,過了好一會,一個粗粗的聲音傳了出來,卻是一個老者:“都是江湖上飄零的人,就不要哦咬文嚼字的了,要進就進來吧,裏麵寬敞的很,”

貢桑諾爾布這才道謝,推開了快要掉了的城隍廟大門,才看清楚了裏麵的樣子。

正麵應該是城隍的泥塑像了,但是年久失修,這尊塑像也是坍圮的不成樣子,腦袋已經掉了一半了,右肩也快要脫落,作為襯骨的竹條竹篾已經露了出來。

塑像下麵便是供桌,供桌上麵都是厚厚的一層灰,還擺著幾個破泥碗,地麵卻是上好的青磚鋪就,似乎還是比較完整,地上全部都是茅草,上麵橫七豎八的臥著幾個人,都是花子模樣。

幾個人的正中間,有一堆篝火,仔細看去,這些點篝火的木料,竟然是這個城隍廟的窗欞。粗壯的鬆木似乎是很耐燒,火勢還比較旺,還沒有靠近,就感覺熱浪襲人。

貢王爺站在了外側,朝著這些躲雨向火的花子們團團一揖,道:“多謝各位容留。”說罷,便找了個地方,想要坐下。

為首的一個老乞丐隻是噴的一聲笑了起來,對身旁的一個年輕人道:“我說什麼了,這人必定不是江湖中人,雖然禮節很足,但是全然都是錯的。”

這年輕人卻是嘿嘿一笑,用眼睛的餘光掃了一眼貢王爺,道:“噯,剛來的這位,你能在城隍廟裏麵躲雨,不要感謝我們,我們畢竟不是這裏的主人。”說罷,指了指上麵端然穩坐的半截城隍爺的塑像,道:“要謝,你便要去謝謝城隍老爺。”

貢桑諾爾布這才想起來,當日燕崇樓跟自己說過行走江湖的一些規矩。

江湖中人,難免要走夜路的,到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地的地方,遇到了破廟棲身,定要給廟裏供奉的神像行禮磕頭的,感謝這毛神容留。

於是貢桑諾爾布走到了城隍像前麵,卻是跪了下去,拱手施禮,剛要下拜,後背上的傷口卻是疼的很,一時間黃豆大小的汗珠子順著臉頰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