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王爺笑的很得體,道:“今日正式來拜,希望沒有唐突了袁大人。”
“怎麼會,怎麼會,還請王爺隨我來,道書房奉茶。”
兩人一直寒暄這往裏麵走,到了袁世凱的書房,份賓主落座之後,貢王爺便是開門見山的說道:“袁大人還記不記得,我初次來拜的時候,提出了想要借調一些講武堂的畢業學子,去喀喇沁訓練府兵,不知道袁大人考慮的怎樣了?”
最近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貢王爺心裏明明白白,這位袁世凱多少是知道一些的,但是此時卻是隻字不提,袁世凱皺眉沉思了很久,才深深的歎了一口氣,問道:“王爺,我老袁是個粗人,最不喜歡文官翰林那種彎彎繞繞,您就實話跟下官說,您要武備軍官,到底是做什麼用?”
見袁世凱這樣開誠布公,貢王爺笑道:“你可知道,在我喀喇沁旗的議事廳正上方,掛著一聖祖爺康熙親自題寫的禦筆,大邦屏藩匾?”
“聖祖爺的字,已經是古今少有了,傳世的墨寶不多,這個我自然是知道的。”
“所謂大邦屏藩,就是中華大地的藩籬屏障,我想,也就是邊疆衛戍之意了,可是你們漢人有一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洋槍洋炮的,還讓我們拿著大刀片子去衛戍邊疆嗎?”說著,貢王爺便將當日大戰羅刹國騎兵的事情,倍細的說了,形容當日戰況之慘,聲音哽咽。
袁世凱是知兵帶兵的人,自然是知道這其中的奧妙了,想象著騎兵駿馬舉著大刀片子,去和武裝到牙齒的洋鬼子正麵衝擊,雖然是勝利了,但也是慘盛。
袁世凱在內心之中,飛快的忖度著這件事。
袁世凱之所以之前不肯答應。就是不知道他真正的心意,後來也是多番探查,此人卻果真是心係天下,隻是為了戍衛邊疆,沒有作亂的心。
那麼支援一下,也似乎是可以的。
但是終究是要冒風險的。
想到了這裏,袁世凱便表現的很為難,道:“王爺是心係天下,實乃朝廷的中流砥柱,按說我袁某義不容辭!隻是這不是你我之間收受的事情,涉及兵部,理藩院,宗人府等等衙門,也是諸多困難了。不如這樣吧,隻要是你有老佛爺的懿旨,那便是沒問題的!”
貢王爺微笑著在袖子中抽出了一張薛濤箋,卻正是老佛爺給兵部的口旨,然後兵部下發的勘合,遞交給了袁世凱。
袁世凱雙手接過,隻是上下略讀了一下,又仔細的看了看兵部的關防印章,便哈哈大笑道:“王爺放心,明日晚上,保定講武堂的四個優秀畢業生便去您行轅報到!”
“如此便謝謝袁大人了!”
如果您覺得《末代蒙古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5/45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