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靈柩回旗(2 / 2)

燕崇樓和裘仁達仔細的想著這句話,也都是若有所思。

臨行之前,還有好多事情要做,首先便是要去頤和園謝恩,然後請旨意回旗,可是到了頤和園的閘口旁邊時,大太監總管李蓮英卻是一臉的愁苦,站在裏麵,抱著佛塵微微的欠身道:“今兒老佛爺身上不爽,想來是寒氣撲著了,不見外客了,王爺就對著院子萬佛樓磕頭請安就成了。”

在李蓮英的臉上,貢王爺分明讀出了一絲另外的深意,就是慈禧太後這個叱吒了清國一個甲子的女人,已經是日薄西山了。

“王爺,我有一句肺腑之言,無論如何,北京將是一個是非之地,你若是聽我的,便老老實實的在自己的喀喇沁不要出來,審時度勢,要慎重!”

貢王爺點了點頭,拜謝之後,便離開了頤和園。

這也是貢王爺最後一次出現在了頤和園的門口。

還有一個人是必須見的,便是張之洞。

張大人中風,已經有一月有餘了,每日也派下人去張府伺候著,然後隨時將張大人的病情回傳,這幾日聽聞有些好轉了,已經給朝廷下了辭呈,告老還鄉、

而慈禧太後對這個她欽點的金科探花郎也是格外的愛重,多方挽留之後,張之洞去意已決,便賜金還鄉,卻不是老家,而是在北京百米斜街的一處大宅子賜給了張之洞,叫他停職靜養。

這無疑又是另外一個信號,張之洞這麼許多年的官望和人品,此時留在北京,定然是有用處的。

想到了這裏,貢王爺便不再遲疑,王爺“靈柩”起運的消息也早就傳到了喀喇沁,若還在此處逗留,也怕夜長夢多,便收拾一下,啟程了。

等王爺一行人過了承德府之後,果真買了一副馬車,一口寒酸的簡直可憐的棺材就這樣停在上麵。不緊不慢的,幾個人圍繞在馬車周圍,也煞有介事的撒著紙錢,一望可知是發喪的。

率先得到消息的,便是巴漢了,巴漢現在以貢王爺親哥哥的身份,執掌著喀喇沁旗一切政務,誰也沒有想到,一個自小便出家的人,竟然也井井有條。

隻是做的事情難免讓人心中不解。

巴漢雖然沒有解散崇正學堂,卻是將王爺的政令一一推翻,恢複了寶日勒等人的職務,繼續行跪拜禮,禁止漢人入境,甚至還要清理三喇嘛地的漢人。

期間,還用了喀喇沁旗的關防大印,以喀喇沁旗的名義,給博格達汗寫了朝賀的文書。所幸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也沒有出什麼亂子。

漠南蒙古喀喇沁旗,仿佛有回到了之前的老樣子,主子還是主子,奴才依舊是奴才。

這一年是十一月初八,是王爺的靈柩返回喀喇沁的日子。

在這日子口,寒風凜冽,蜿蜒的錫伯河早已冰封了,兩側衰草叢生,悲愴異常。就在巴漢等人籌備著迎接靈柩的時候,天空之中還下起了小雪,更增加了一絲絲的愁雲。

如果您覺得《末代蒙古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5/45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