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蟠桃園一夢千年 劈桃山封神恩怨(1 / 3)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蟠桃園

話表齊天大聖到底是個妖猴,更不知官銜品從,也不較俸祿高低,但隻注名便了。那齊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隻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閑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隻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今日東遊,明日西蕩,雲去雲來,行蹤不定。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閃出許旌陽真人,俯囟啟奏道:“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閑遊,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閑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玉帝聞言,實時宣詔。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詔老孫有何升賞?”玉帝道:“朕見你身閑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大聖歡喜謝恩,朝上唱喏而退。(此段短轉)

自此,在蟠桃園,躺在樹上,專挑九千年一熟的桃子,閑時吃,困時睡,就算在睡夢中,修為也在蹭蹭蹭往上漲,好不逍遙。

夏桀時期,夏朝沉珂已舊、內交外困,夏桀以殘酷手段維護統治。

約前1600年,湯滅夏桀而立商。

----------------------------

楊戩劈山救母

老王母偷偷把楊戩藏在一個地方。楊戩長大後,拜在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十七歲時,已是武藝初成。有一次,老王母去老地方看他,他跪在老王母座位身側,雙手握住老王母的左手,熱淚盈眶的問:“別人都有母親,為什麼我沒有?”

老王母道:“你母親,生下你來未滿月,觸獨日月共三光,玉皇大帝心大怒,貶她桃山收災殃。”

從這一天起,楊戩到處找斧子法寶,準備劈山救母。

有一日,孫悟空在蟠桃園樹上躲著睡覺。玉帝的七個女兒一邊采桃子,一邊議論此事,都比較犯愁,看看孫悟空不在,議論道:“群仙不敢借斧子法寶,給表弟楊戩,因為是父皇讓死猴子,把姑姑雲華聖母鎮壓的。也不知表弟,最後能否借到斧子法寶。”這時,孫悟空胸口一閃。回頭,楊戩路遇斧子法寶一把,劈山救母後,斧子消失了,孫悟空胸口又一閃,孫悟空似乎並未察覺。

----------------------------

商末周初封神之戰

老十陸壓複仇--老大趙公明隕

當初後羿之時,十日經天,之後九個隕落太陽中,其八墜海為仙,海上八仙是也。餘一隕於四川天台山,其身為石,太陽石是也。其精為人,被樵戶趙姓老夫婦收養,趙公明是也。在樵夫家下麵的山峰半山腰,三朵雲彩整天打轉玩耍。三朵雲彩,乃開天辟地時出現三朵初雲,久居三仙島,但因先天強大,化形困難。當初,妖後羲和生了大兒子後,大兒子姚甲代為巡天,太陽神妖帝俊則成為第一任天帝。三朵雲彩不敢跟著帝俊巡天,卻整天跟著姚甲在天上亂跑,普照大地,或者遮掩烈日,或者一起修煉。羲和、帝俊見無有大礙,也隻得如此,另一方麵兒子也有個伴,省的耐不住性子亂跑。但三朵雲彩卻和後來的九個太陽不太熟,也不跟著他們巡天,原因未知。

回頭再說樵戶家,趙公明既長成,老夫婦先後仙逝。他於峨眉山羅浮洞修煉,三朵雲彩也緊隨其後,日夜聽其講經,終於化形。三女稱趙公明為“親兄”。四人結為同姓兄妹,是為趙公明、趙雲霄、趙瓊霄、趙碧霄。後一起拜入截教通天教主門下,得神仙之術,明了了前世今生。因四人秉性非凡、資質超群,修為遠超同儕(chái),成為截教的數根頂梁柱石。趙公明因秉性忠厚,被通天教主指為截教的外門大弟子,而多寶道人是通天教主的內門大弟子。內門子弟,是師傅或者門派重點培養。外門弟子,則通常是掛靠在師傅的門下,在師傅門下聽講和學習,但不一定得到師傅過多親授,道法主要靠自己去鑽研和領悟。

後來最小的太陽姚癸,琢磨了半天,覺得如果當初往東飛,東邊是無邊外海,太康不會飛,幾個兄弟姐妹就不會身隕。至於化成的海中八仙,什麼玩意?受苦受難,螻蟻一樣。而且現在隻有一個太陽,不像以前十日輪替,一日不得空閑。於是就恨上了了趙公明,起了偏執之心,也要讓他嚐嚐輪回之苦。另外,為什麼三霄,隻跟著老大玩,不怎麼跟他們(主要是他)玩?蒼天啊,不公啊!

終於在千年後的今時,周滅商萬仙大戰前,太陽姚癸修出了一道化身,為了避免麻煩,起名陸壓。在萬仙大戰中,贈薑子牙釘頭七箭書,教他怎麼送趙公明上封神榜。

楊戩在封神中,施展變化之術盜走混元傘,為擊敗魔家四將立下大功。之後,楊戩與哪吒截殺鄧九公、姚少司,奪回箭書,也是促成趙公明陣亡的原因之一。

趙公明死之前,陸壓質問了趙公明一句“太康射我們十日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帶領我們往東飛?”也沒等趙公明回答,因為陸壓知道這裏麵有些胡塗賬,但他不吐不快。之後塊壘大去,一身輕鬆逍遙去了,還邊走邊唱“白雲深處誦黃庭,洞口清風足下生;無為世界清虛境,一脫塵緣萬事輕。歎無極,天地也無名。袍袖展,乾坤大,杖頭挑,日月明,隻在一粒丹成。”

趙公明苦笑一聲,隻怪自己當初腦袋不靈光,沒想到往東飛,搖了搖頭,也隻好作罷。兩者恩怨兩清。一點元靈飛向封神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