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山五莊觀(唐時屬吐蕃國,宋時屬古格王國,今中國西藏省岡仁波齊峰東麓)
(此地所在,乃地仙界之地脈之根,原來是一座不高但方圓巨大的山台,鎮元大仙鎮元子即在山台之上東方一側,建了個五莊觀。
後來,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爭鬥,鎮元子去看熱鬧,結果共工一怒之下撞斷了盤古脊柱不周山。神物有靈,不周山上半截飛走了。
鎮元子看熱鬧完畢,回了五莊觀,結果看到五莊觀後麵長出一座巨山,整個巨大的山台,除了五莊觀,都被此山占據。原來,不周山上半截飛來此地,落在山台上,與地脈之根相聚。本來打算把整個山台都占住,但地脈之靈地書告訴他:“五莊觀是鎮元子的,你把它埋了,他會不高興的。”於是,不周山上半截縮小了點,給五莊觀留了個位置。寶山從天而降,鎮元子很高興,萬壽山更加神峻,可以稱為神山(即藏語岡仁波齊山),鍾靈敏秀。
++++++++++++++++++++++++++
但很多大神、教派看了都眼紅。鎮元子抵不過,隻好各勢力明裏暗裏交涉、文比武比。最後,各大神各占一邊,多教瓜分,當做本教分道場。
鎮元子因為畢竟占了理,獨占了萬壽山東麓。截教什麼種族都有,勢力強壯,一二代弟子占了南麓;西方教與闡教一二代弟子人少,兩教弟子聯合占了西麓;一群小教派的教主們親自出馬,合占了北麓。
後來,封神之戰,截教立萬仙大陣,截教在南麓的人都去了,結果被西方教、闡教聯合打壓,一個沒回來。天庭早瞅著肥肉可口,之前搶不過,這回王母趕緊占住了,後來,將南麓的王母行宮,稱為昆侖別院。岡仁波齊峰東南60裏的瑪旁雍錯湖,被王母改稱為瑤池。
++++++++++++++++++++++++++
(卻說這座山名喚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名喚五莊觀,觀裏有一尊仙,道號鎮元子,混名與世同君。那觀裏出一般異寶,乃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這顆靈根。蓋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賀洲五莊觀出此,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隻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鹹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
孫悟空救活並走後,樹上還剩多少個人參果?
cranezou
見《西遊記》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者竊人參、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觀世音甘泉活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