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奧裏薩:伏龍寺鎮鬼寶盜 太上皇逆行被撞(概要)(1 / 3)

元日朝會大明宮

柯九思

軒冕朝元湧翠埃,中天雞唱內門開。

雲飄五鳳層樓矗,日繞群龍法駕來。

謁者引班聯寶帶,上公稱壽進金杯。

撞鍾告罷宮花側,人指儒冠賜宴回。”

(朝:甲骨文,形日出草木之中而月未落,本義指早晨。)

-----------------------------------------------

(虛構,待改:風俗不一樣。)

(祭賽國:設,佛在世時的羯陵伽國的部分,唐朝時的羯陵伽國(疆域變小),宋朝時的奧裏薩國,今印度國奧裏薩邦。

護國金光寺:設,印度國-奧裏薩邦-賈賈普爾區-比魯巴河穀-拉特納吉裏寺。拉特納吉裏村位於賈賈普爾區比魯巴河穀,是著名的佛學中心。與該村相鄰的那座同名的小山中有著豐富的佛教古跡。拉特納吉裏大學是昔日三所古老的佛教大學之一。當中國唐代高僧玄奘於公元639年訪問這所大學時,它成為主要的佛教中心至少已有200年的曆史。在拉特納吉裏村宏偉的佛教遺址上有一座宏大的磚寺,它設有美麗的大門、內殿,內有巨型佛像的聖殿,以及大量的佛教雕像。當地還有一座小些的寺廟,內設一座石殿,幾處磚龕,還有一座大佛塔,四周環繞著許多小佛塔。

寺廟改名:“敕建護國金光寺”,行者道:“陛下,金光二字不好,不是久住之物:金乃流動之物,光乃熌灼之氣。貧僧為你勞碌這場,將此寺改作伏龍寺,教你永遠常存。”那國王即命換了字號,懸上新匾,乃是“敕建護國伏龍寺”。

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萬聖公主、九頭附馬(九頭鳥)月牙鏟、奔波兒灞(鯰魚怪)、灞波兒奔(黑魚精)。都在唐時,被行者等打死,僅龍婆被鎖了看塔。

++++++++++++++++++++++++++++++

老皇懶散做太上--新皇登基勤盛強

奧裏薩國上一任國王,是現任國王的父親,人稱老國王,別的都好,就是懶散。

按照朝廷規矩,政事實行旬休製和朝會製。旬休製,就是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各休息一天。也就是十天一休。朝廷議事,早中晚三朝,早朝最重。君臣,均需在天明之時入朝,未明之時起身。早朝,因為皇帝要起床、梳洗、著衣、趕路,耗時不少。所以皇帝,應當在淩晨四點就得起床。

由於上上任國王,也就是現任國王的爺爺,隻有老國王一個兒子。所以老國王在做太子時,就好吃懶做。上上任國王駕崩後,老國王登基,第一天就覺得累,想賴床賴不了,起宿太監、大臣們凶神惡煞,慢了點就好像犯了滔天大罪。所以勉強當了一年,就撂挑子了。老國王有很多兒子,指定大兒子為太子,替他早朝。可群臣不依,稱此事自古無有聽聞,而且太子也才七八歲。老國王又強打精神,支應了幾年,最後說打算退位,當太上皇。群臣因為他上早朝時,經常斜靠在龍椅裏打呼嚕,影響大家議事效率,一咬牙,同意了。之後,老國王搬去了太皇宮。

太上皇上午睡到日上三竿,精神後吃飽喝足,天天微服出去到處閑逛,尤其愛在在宮外鬧市等地方看熱鬧。他習慣在路上隨心所欲、東遊西逛,經常正中央逆行。

路最中間是緊急戰報才能用的驛道,另外驛道兩邊,也時不時有人騎馬經過,有危險。小皇帝聽說了,多次苦勸不聽,隻好多增加護衛。太上皇撇撇嘴,心裏說這護衛也太多了,不過也知道兒子一片好意,也沒拒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