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方圓做人的35條鑽石法則 17.恥笑譏諷萬不可
不要以為小節灼傷大雅,相反要注意從小處入手,樹立自己的形象,全方位地完善自我,最終使自己登上大雅之堂。
台北縣蕭崇烈一家三口滅門血案,在警方鍥而不舍的查緝後,已宣告偵破。凶嫌鄧笑文被捕後,坦承因受經營堆高機生意的蕭崇烈“譏諷”而萌生殺機,並在行凶後擔心事情敗露,而再殺其妻女滅口。
鄧笑文表示:兩個月前,死者蕭崇烈用話刺激他、恥笑他,並用手指指他胸前,笑他“沒什麼用”,開堆高機那麼久了,仍然是“給人請(聘雇)”,不像他自己開堆高機沒多久就當了老板。對這樣的“譏諷”,鄧笑文懷恨在心,後來蕭某隻要與他碰麵,就不斷嘲笑他,以致使他萌生殺人泄恨之心。
據警方表示,凶嫌鄧笑文心智健全,但因受到對方不斷的譏諷和嘲笑而殺人,這成為曆年來滅門血案的特殊案例,頗值得社會大眾警惕。
古人早有明訓:“言語傷人,勝於刀槍。”許多人常以“嘲弄”他人為樂子,也有部分綜藝節目的主持人,戲稱未能在比賽中過關的來賓“笨”,或嘲笑比賽者的長相“醜”。有些雖然是屬玩笑性質,但總讓人覺得不妥,畢竟“尖酸刻薄”“有失厚道”的言事批評,會使聽者產生不悅;嚴重的,正如滅門血案的被害人一般,遭到殺身之禍,後悔莫及。因此,古人說:“喪家亡身,言語占八分”,似有其道理,真是叫人不得不謹慎。
其實,言辭起衝突而萌生殺機的情況,不隻是咱們這裏會發生,其他民族亦有所聞。法國巴黎有一名“美食專欄作家”,經常在文章中特別讚譽某家餐廳,或嚴詞批評某些餐廳的菜肴。有一次,此專欄作家在專欄中對一餐廳的菜色做“像豬食”的評語,以致激怒了餐廳老板。該老板事後特別再請此美食專欄作家去試吃“精致美味的佳肴”,不料美食專家吃完後臉色大變,暈倒在地,送到醫院時氣絕死去。餐廳老板被警方逮捕收押後,坦承“設毒宴”下毒,他說:“批評我們的美食像豬食的人都該死!”
這真是叫人瞠目結舌,“專欄作家”們下筆時可得小心點,就像你說話一樣,若言詞過於尖酸刻薄,批評太過分,可能也會“惹禍上身”。
事實上,不管是男人或女人都一樣,隻要被一些不中聽的話激怒,都可能會因情緒狀態失控,而口出狂言,大打出手,最後鼻青臉腫。宜蘭縣頭城鎮有兩家相鄰的家具行,因同行競爭而相忌,又因轎車被刮痕而引起言語衝突,於是兩家除了動口怒罵、動手狠捶互毆外,又用口“互咬”。結果,41歲的林先生鼻子被咬落於地,他忍著疼痛拾起半截鼻子,趕至羅東博愛醫院求救縫合,另一方是53歲的許先生,也在“口齒互咬大戰”中,下巴被咬下一塊肉,鮮血濺滿臉孔和家具,也痛苦萬分地趕赴醫院縫了十多針。
上述因說話而遭到殺身之禍、或打得鼻青臉腫、咬掉下巴的實例,似乎叫人覺得不可思議,或有些好笑,不過,也讓人再次想到喪家之身,言語占八分。
“大禮不辭小讓”,做大事的人哪顧得了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錯矣!
不拘小節常被人看做是大度瀟灑的表現:知道嗎?大事全部是由不起眼的小事組成的,唯有把每件小事做好,才有可能成大事業。更何況,許多生活社交上的所謂小事也許不會給你帶來明顯的財富收入,但卻是一個人修養素質的全部體現,是一個人潛在的形象及人際資源方麵的投資。
給我觸動很大的是一位同學的話,他說他不會同我們另一位同學合作。我很驚訝:大家都是同學,生意上又可互惠互利,為什麼呀?他說:“這麼多年了還是一點長進都沒有,我聽著他嚼口香糖的聲音就想吐。還有我拉他去跟人家談判,出來後我真為有這樣的同學而丟人,他的形體語言太誇張了,時而搖頭晃腦,時而拍手大笑,讓對方覺著我們跟人家不在一個層麵上,怎麼做生意啊!”
這位同學人不錯,也有不少其他優點,但修養、禮儀上的這些小問題竟然給他帶來如此大的負麵影響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有的人也許腰纏萬貫,但卻言辭卑鄙,舉手投足好像個下裏巴人;有的人口袋裏沒幾個錢,衣著打扮也非名牌,但就是舉止大方,氣度不凡,讓人不敢小瞧。比如說走路這樣一個再平常不過的行為,有的人走路時低頭駝背,無精打采;有的人則挺胸抬頭,氣度軒昂;有的人左搖右晃或連蹦帶跳;有的人則端莊大方,沉穩幹練,等等。同樣的道理,站姿、坐姿、吃相、著裝等無一不向別人傳遞著你的修養品味、性格學識等多方麵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