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方圓做人的35條鑽石法則 19.說話時不可忽視神態舉止
一位心理學家指出:無聲語言所顯示的意義要比有聲語言多得多,而且深刻。他還對此列出了一個公式:
信息的傳遞=7%言語+38%語音+55%表情
雖然人們是用語言交談,用語言傳播信息,但語言並不是說話的全部。無論是說話者還是聽話者,信息的準確傳播和接受,都還得借助雙方的表情、姿態、動作等肢體語言。
真正會說話的人,不僅會用嘴說,還會用表情和肢體語言。事實上,肢體語言本來就是人們用來傳情達意的一種重要方式,隻要通過眼神、表情、手勢或姿態等,就能把自己的心意傳達給對方。
事實上,一個人的講與聽的過程,是交替使用眼睛和耳朵的過程。
根據美國的語言專家研究,人的感覺印象中,有77%來自於眼睛,14%來自於耳朵,9%來自於其他感官。
因此,當我們與人交往時,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和表情,是否已經被對方所接受。
有的人一開口就滔滔不絕,但別人卻不愛聽、聽不懂,或者根本不想聽。
究其原因,問題很可能就出在他的神態舉止上。
神情倨傲,會傷害聽者的自尊心;態度冷淡,會令聽眾失去聽的興趣;舉止隨便,會使聽眾對你不夠重視;表情卑屈,會使聽者產生懷疑;動作慌亂,會動搖聽眾對你的信任感;麵容過於嚴肅,會使聽眾感到壓抑和拘謹……可見,善於說話的人,其一舉手、一投足間,都將影響著信息傳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