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呈現出來的時候,才能夠斷定真假。時間一去永不回頭,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悔感。
回答“差不多二十天”的人,如果一向信用良好,我們信得過他,可以相信他隻是答得含含糊糊,內心卻清楚得很,二十天必定能夠完成。若是過去的信用欠佳,我們就會懷疑,他可能是位糊糊塗塗的差不多先生。對於初次接觸的人,我們實在容易判斷差不多到什麼程度。
不管什麼情況,我們對於“差不多二十天”的說法,總是相當費猜疑,特別是現代工商社會,大家更不願意承受這種多餘的壓力。
然而,這並不表示一定不能說“差不多二十天”這樣的話。不過它的真正用意,應該是“二十天左右,還可以商量”。
“這件工作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夠完成?”
“差不多二十天。”
“十二天可不可以?”
“沒有辦法,最少要十五天。”
“那麼,就十五天如何?”
“好,沒有問題。”結果不是十分清楚嗎?
差不多二十天,目的在替自己留下一些餘地,不要每一件事都計算得那麼精準,把自己逼得透不過氣來。
聽得懂的人,自然知道進一步討價還價,把所需要的時間確定下來,既不必埋怨對方含含糊糊,也不必因為厭惡對方的語氣而懊惱。
再說,應該明白含含糊糊的運用技巧,那就是“先含含糊糊地抵擋一番,趕快去追究真相,務求弄清楚,才能罷手”。抵擋一番,暫時保留自己的麵子;不趕快去弄清真相,終究會沒有麵子。
“那件事進行得怎麼樣?”
“我並不清楚。”說得肯定而明白,也夠誠實。但是聽的人感受如何?不是覺得“不負責任”,便是認為“迷迷糊糊”。
“那件事進行得怎麼樣?”
“我並不清楚,我去問問看。”同樣明白而誠實,加上一些補救的動作,如果在場沒有外人,當然勉強可以接受,若是當著外人的麵,請問如何交代?
“那件事進行得怎麼樣?”
“已經快要完成了。”含含糊糊地抵擋一番,保住大家的麵子,事後趕快查明,並且具體地提出數據,才會長久地有麵子。事後自己認為反正已經抵擋成功,一直含含糊糊下去,就會變成糊糊塗塗,不再是含含糊糊了。
人要麵子乃是常情,有了麵子,應該設法保持,以免失去麵子。
還有,應該掌握含含糊糊的真實誠意,那就是“為了更大的和諧,把傷害減輕到最低限度”。
“聽說小李的父親拿商人的回扣,有沒有這回事?”
“我不太清楚。”明明知道得十分清楚,隻是不願意一傳再傳,對當事人及其家人造成多次傷害,這是慎言積德,並不是糊糊塗塗。
“老王那一天大發脾氣,要把他的兒子送到派出所去關起來。”說話的人其實不清楚事件的真相,隻想借此套出內情。
“事情差不多就是這樣。”含含糊糊的答語,就不會活活被套進去,成為是非的傳播者。
“不是這樣。是他的兒子偷竊鄰居的錢,鄰居把前次被偷的珠寶也算在他身上。老王一氣之下,才把他兒子送到派出所,控告鄰居誣賴。”若是清清楚楚地陳述事實而對老王造成傷害,就必須考慮有否必要。
在某些場合,把事實說清楚,可能助長某些人的扭曲力量,清楚的陳述容易為有心人所利用,不如含含糊糊來得妥當。
精明人喜歡含含糊糊,因為正當而合理的運用,時常產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在我們的經驗當中,有很多事情根本講不清楚,也有很多事情愈講得清楚,問題愈多。
我們的傾向好像是:大家含含糊糊,自己吃一點小虧也就算了。如果要說清楚,那就要說得清清楚楚,絲毫都不肯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