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昌元甲辰年,三月初三,望京。
因著國風開放,朝代才女頻出,大梁並無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習俗。
越性兒每到佳節年下,各家相好的姊妹姑娘們相攜出遊也是有的。
當朝三公主宋玳最是個喜好結交名門閨秀的妙人,早先便央了今上示下,開放宋園,用以宴請書香清流、勳貴豪門的貴女。
宋園能被冠之以國姓,想來也是有它不尋常的地方。
自竣工雖已過去了一甲子,但其中的亭、台、樓、閣、廳、堂、軒、廊、榭倒還似新建一般。
園中湖山奇石,洞窟塢島,溝壑池廊無不精巧,景色自然天成。
虞家幾個姑娘公子一早就收了帖子,皇家公主相邀,可不是人人都有這個榮幸。
再則雖時常外出遊玩,然若上巳這般綢緞與折扇並肩,閑步於花下月前,眉羞頰紅,春意流轉,也沒個大方的時候。
黃昏戌時,用過飯後,虞家浩浩蕩蕩一個車隊便朝著宋園去了。
前頭公子哥兒們騎著高頭大馬打頭,姑娘丫頭們坐著鴉青四方尖頂小轎,兩邊婆子媳婦們圍著,緩緩前行。
走了小半個時辰,遠方夜幕高掛,上頭綴了點點繁星,到了目的地。
門外早有皇宮裏的宮女嬤嬤們等著,眾人相見,一陣寒暄,問了好這才往裏去。
園子裏張燈結彩,各處掛著油紙紅燈籠,不遠處依依呀呀的唱戲聲,羌管笙笛隱隱傳來,倒真像進了王母的瑤池仙境。
虞家七姑娘虞宓領著一眾嫡庶姊妹,跟在兄長虞仲煜身後。
繞過最前頭的獅子林,穿過粉色花海杏花塢,一群人停在麒麟石雕洞庭橋邊。
三公子虞仲煜轉身囑咐了幾句,便吩咐散了,他自己則走到妹妹身邊,好生交代了個遍。
七姑娘虞宓也是拿她這個兄長無法,好似她還呀呀學語一般,方方麵麵離不開他。
妹妹臉上又浮出無奈的表情,三公子虞仲煜搖頭喟歎,“行了,我不說了,你自個兒注意些,我就在後麵的君子閣,有事兒你讓丫頭來吱喚一聲。”
“曉得了,哥哥快去吧,三皇子的宴,遲了多不好。”
消瘦挺拔的青色身影漸漸遠去,七姑娘虞宓執起帕子,掩嘴輕笑。
跟著一起來的大丫鬟雲桑,也是忍不住的掩嘴。
她家公子自幼就疼愛她家姑娘,有什麼好的稀奇的,總要先拿來討妹妹歡心的。
有這麼好的哥哥,是別人幾輩子修不來的福呢,“公子這樣親近姑娘,姑娘還嫌人家多事。”
七姑娘虞宓帕子一甩,“我還不知道?隻是哥哥這樣,未免太勞心勞力了些。”
她不過是心疼他日日讀書考究學問,還要想著她的吃穿玩樂。
虞宓帶著丫鬟閑庭漫步,款款朝著前頭紅光映天的仙女樓而去,遙遙看見樓裏的姑娘眾多。
她慢下了步子,微微側首,頭上的紅翡翠玲瓏步搖輕晃,悄聲詢問,“我讓你囑咐六梅的事,可說清楚了。”
雲桑朝周圍看了幾眼,伸手在嘴邊,壓低聲音,“姑娘吩咐的事,奴婢哪敢怠慢,今兒個一早我就去了,姑娘給的小玩意和半吊錢都盡數給她了,五姑娘那兒想來是沒什麼事了。”
七姑娘虞宓幽幽歎了一口氣,不是她嫌棄五姐姐,不肯帶她出門,隻不過五姐那個樣兒,少生事端對誰都好。
思忖間,已近了樓前。
仙女樓三麵環水,一樓四麵空敞,窗幔薄紗隨風輕拂,竹笛悠悠,一派喜樂。
跟來的丫頭婆子們大多候在旁邊的小屋裏,廳堂裏烏壓壓聚著一屋的人。
暖香縈繞,笑語嫣然。
三公主身邊伴著深宮裏的另幾位公主,兼一水兒的貴女陪著,她沒去湊那個熱鬧,打了個招呼便走開了。
安陽伯家的二姑娘尚嬌,劉禦史家的三姑娘劉嫚結伴而來,拉著她尋了個清淨地方坐去了。
尚嬌人如其名,溫柔嬌俏,不大說話,長相溫婉,端雅穩重,“阿久,你怎生來的這樣晚?”
虞宓把玩腰上的穗子,笑道:“三月份還冷著呢,我娘恐我又凍病著,不讓早出門。”
劉嫚也生的好看,卻頗有些男兒俠氣,性格爽利,不喜扭捏。
姐兒幾個平時說話也無甚顧忌,當即揶揄她,“你這麼個玻璃人兒,可不得讓人捧著呢?”
虞宓隻不理她,轉身朝尚嬌笑道:“你瞧,這丫頭又找人不自在了,嬌兒,你快幫我撓她的癢癢,讓她知道咱們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