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千手千眼觀音(3 / 3)

(5)鉤召法羯磨部:鐵鉤(善神擁護)、頂上化佛(得佛授記)、數珠(佛來授手)、寶螺(呼召善神)、寶箭(遇善友)、寶篋(得伏藏)、髑髏(使令鬼神)、五色雲(成就仙法)。

又有以此尊為本尊,為修敬愛、息災等法而行的修法,稱為千手觀音法,或稱千手法。此外,有以此尊為主尊而建立的曼荼羅,稱為千手觀音曼荼羅。此有數種,如《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卷上說十肘曼荼羅,《姥陀羅尼身經》所出為五重曼荼羅,《千打經》出三重曼荼羅,《補陀落海會軌》出六重曼荼羅。

諸經所載千手千眼觀音形像不一,有身作檀金色,一麵千臂者;有身作黃金色,半跏坐於赤蓮花上,十一麵四十手,前三麵呈菩薩相,本麵有三眼,右三麵白牙向上,左三麵為忿怒相,後一麵暴笑,頂上一麵現如來相者;有身作金色,千臂千眼五百麵者。於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為二十七麵千臂,跏坐於寶蓮花上,千手中有四十(或四十二)臂持器杖。又依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千手係表以四十手各濟度二十五有,故千臂非必具足,但有四十手即可,乃表觀音菩薩廣大慈悲之化用,故多以千臂稱之;且各麵各手所代表之功德成就法及印言,亦隨各尊本誓之不同而異。

其千眼係於千手之掌中各有一眼。然若為四十手者,則僅有四十眼。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載,四十手所持之物或所呈之手相各為:施無畏、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寶弓、寶箭、軍持(瓶)、楊柳枝、白拂、寶瓶、傍牌、鉞斧、髑髏寶杖、數珠、寶劍、金剛杵、俱屍鐵鉤、錫杖、白蓮花、青蓮花、紫蓮花、紅蓮花、寶鏡、寶印、頂上化佛、合掌、寶篋、五色雲、寶戟、寶螺、如意寶珠、罥索、寶缽、玉環、寶鐸、跋折羅、化佛、化宮殿、寶經、不退轉金輪、蒲桃,另外,也有將四十手加甘露手而成四十一手;或加上中央的蓮華合掌及入定印,而作四十二臂。各手之功德成就法及印言等,一一具載於經軌中。《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則說十八臂,文雲(大正20·101b):『麵有三眼,臂有千手,於千手掌各有一眼,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當心合掌,一手把金剛杵,一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夾,一手把寶印,一手把錫杖,一手掌寶珠,一手把寶輪,一手把開敷蓮華,一手把罥索,一手把楊枝,一手把數珠,一手把澡罐,一手施出甘露,一手施出種種寶雨,施之無畏,又以二手當臍,右明顯左仰掌,其餘九百八十二手,皆於手中各執種種器壞印,或單結手印。』

關於此觀音的三昧耶形,也有多種說法。或說相對於果德的阿彌陀,聖觀音為因德,故以初割蓮花為三昧耶形;或謂對其他觀音而言,此尊是果德,故用開敷蓮花。或如《千手陀羅尼》、《千打經》等所言,求智慧則用寶鏡,求善友則用寶箭,應其所求,四十手所持之物皆是三昧耶形。或指蓮花上的寶珠,謂此寶珠能隨願出生一切,故無須采用四十手上各別的三昧耶形。蓮花表示本有的理性,寶珠表示萬德具足,因此蓮上寶珠即相應於蓮華部的果德──此尊的本誓。

千手千眼觀音元壁畫240cm×200cm敦煌莫高窟3窟北壁

畫中千手千眼觀音莊重直立於中央,四周有辯才天、婆藪現、金剛,上空飛天持花供養。此畫衣紋與人體上的線條各有變化,但刻劃都極細致入微,造型十分嚴謹,反映了畫工們的深厚造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