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古代四神(1 / 2)

【古代四神】,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又稱四靈、四象、四維、四獸等。四神原本是遠古人類崇拜的威武而有靈性的動物神,其起源與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關係。上古人們仰望天空將群星劃分為若幹組團,並賦以人、物或神話的形象,這是中外天文史上普遍存在的現象。中國處於四時分明的自然條件,所以很早就把春天黃昏時南方的若幹星星想象成一隻鳥形,謂之朱雀;東方的若幹星星想象為一條龍,謂之青龍;西方的若幹星星想象為一隻虎,謂之白虎;北方的若幹星星想象為龜蛇形象,謂之玄武。湖北隨州發現的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稍後)中,有畫著二十八宿和青龍、白虎的漆箱蓋。這說明四神二十八宿體係起源甚早。二十八宿體係形成後,人們根據其方位,每七宿組成一種動物形象,即四象或“四宮”。其對應關係如下:東宮青龍:角、亢、氐、房、心、尾、箕;西宮白虎:奎、婁、胃、昂、畢、觜、參;南宮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北還具有宮玄武:鬥、牛、女、虛、危、室、壁。“四神”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為劃分天區,製定曆法,提供了比較科學的參照。到了後來,隨著陰陽五行學說的流行,四神“鎮四方,避不祥”的守護神職能更為人們所重視,並被賦予了更高的神性。二十八宿也成了崇祀的對象。秦漢時期四神與春、夏、秋、冬四季,青、白、赤、黑四色相配,已被當時文獻如《淮南子》、《史記》等書所係統記載,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思想體係。先秦兩漢時期的“四神”廣泛的用途:天文家利用以正四時;輿地家利用以辨九州;軍事家利用以定方向。《吳子·治兵》在論及三軍進止時說:“行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招搖在上,從事於下”。因為當時人們已非常熟悉“四神”的方位,故取之以為旗上標誌,指揮軍陣進退。當然,“四神”的廣泛應用與人們的宗教觀念直接有關。古代宮廷常以四神名其門闕殿樓,西漢有四神紋瓦當。北麵的門闕常以玄武名之,元代王士點《禁匾》一書所舉兩漢六朝例證甚多,不勝枚舉。漢魏六朝墓葬中,棺上常刻畫或書寫龍虎、龜蛇、朱雀,使之護衛墓主靈魂升天入地。1941年,四川省蘆山縣發現後漢末年王暉墓石棺(205年造),左壁刻一有翅之龍,右壁刻一有翅之虎,棺腳為玄武圖,呈蛇纏龜身之狀,構圖精巧,造型優美。南北朝時期高昌墓葬的隨葬衣物疏中也常有“時見:左清(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類的句子。另外,漢代還流行八卦四靈紋銅鏡,上麵鑄有“四神”和“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順陰陽”等銘文,這也有宗教含義:即鏡中反映的是人的形象,靈魂附之,故以四神保護,避免邪魔侵害。如此說來,古代的四神各自鎮守一方,級別地位該是一樣的。而在武當山,他們的地位卻發生了截然變化。玄武經過出生、修煉等人格化過程,最終成為武當道教的主神,尊為玄天上帝,在顯赫之位享受人間香火。所以,在武當山各大宮觀中,主(大)殿最顯要位置都供奉著玄天大帝。而青龍、白虎雖說也各自有自己的人格化過程,卻降為武當山各宮觀守山門的“門衛”,人們可以看到各宮觀前殿(一般稱為龍虎殿)左右或座或立,均有青龍、白虎日夜守護著山門。玄天上帝青龍白虎玄武演變升格為道教大神,是頗有些理由的。在民間信仰中,玄武具有下列幾種神性特征:(一)北方之神《楚辭·遠遊》注雲:“玄武,北方神名”。《史記·天官書》說:“北宮玄武、虛、危”。《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精為玄武”。(二)水神根據陰陽五行理論,北方屬水,故北方神即是水神,五逸《九懷章句》說:“天龜水神”。《後漢書·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鬥,鎮北方,主風雨”。雨水為萬物生長所需,且水能滅火,所以玄武的水神屬性,頗為民間重視和信仰。(三)生殖之神中國古代素將偉大的神力和陰陽交感演化萬物的現象相類比,崇拜生殖的神力。蛇本身就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征,玄武以龜蛇合體的形狀出現,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標誌。東漢魏伯陽(約公元121年前後生存)《周易參同契》也用龜蛇糾繆的例子說明陰陽必須配合:“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四)司命之神龜在古代是長壽和不死的象征,並能導引咽氣,《史記·龜策列傳》載雲:“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餘歲,老人死,移床,龜尚不死。龜能行氣導引”。《抱樸子》載:城陽郤儉少時行獵,墜空塚中,饑餓,見塚中先有大龜,數數回轉,所向無常,張口吞氣,或俛或仰。儉亦素聞龜能導引,乃試隨龜所為,遂不複饑”。再者,北宮玄武七宿之第一宿鬥宿,又稱南鬥。《星經》雲:“南鬥六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晉幹寶(316年前後生存)《搜神記》引管輅的話說:“南鬥注生,北鬥注死”。拜南鬥可以增壽。這對於追求長生不死帝王官僚及普通人都有很大的吸引力。玄武的這些神性特征,不僅贏得了社會各階層的信仰,也為唐宋以後玄武演變為道教大神奠定了基礎。但是,在武當山,做為四神之一的南方之神——朱雀,卻是少有形象可見的。古書記載,“……鳥而朱者,羽族赤而翔上,集必附木,此火之象……”。因為,朱雀為火之精,赤色。在中國古代大都以木構建築為主的廟宇中,讓朱雀出現實在是犯了忌諱。因而,朱雀隻能是隱形的,象征性的出現。在這些建築中,唯有牆體不怕火燒,朱雀最終隻能定位在牆體表麵,以其醒目的色彩讓人們老遠就能判斷出隱藏在深山老林中的紅牆碧瓦是座道觀廟宇。出自:武當特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