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華夏九鼎(下)(1 / 2)

人皇之位乃天道所定,自有天地氣運,就算那太清聖人老子貴為人教教主也無法重立人皇。因此,老子明知道那嬴政有大巫血脈,也不能滅殺掉他,隻能等嬴政的氣數盡了才能重立人皇。嬴政為人皇以後,雖為正統,卻失德天下臣民,皇氣逐漸稀散。真武受太清符詔,要其把人間界那代表人皇尊貴的玉璽—九龍印帶回上界,因此真武還要到鹹陽王宮走一遭。

那地星靈氣越來越稀少,紅塵俗氣越加增多,實在不適人教在此以為根本。地仙界洞天福地眾多,生靈無數,老子便想在那重立人皇,興盛人教。自天地開辟以來,天地人三皇之尊隻有那先天靈寶崆峒印可以代表,但那崆峒印在軒轅手上,即使老子為人教教主也不能強要過來的。那麼最後就剩下老子當年立教所成的靈寶九龍印可以顯示人皇之尊了,但那九龍印尚在現在的人皇嬴政手上,那麼隻有收了九龍印回來才能重立人皇。因此,鎮壓白起在老子心中倒是其次,那九龍印才是重要的。

真武使神通拿走了那尚在做成仙了道大夢的嬴政始皇帝的九龍印,帶著一幹仙神仙將回上界複命去了。這次大巫白起作亂,使得勾陳大帝身殞,白起被鎮壓封印,人教重心轉移到地仙界,凡人界從此退出仙神故事的中心。勾陳宮的南極戰神不久率餘下部眾投向中央玉皇大帝,玉帝實力大漲,真正坐實了三界第一天帝之名。驪山老母因協助真武有功,受元始敕命封為無極大天尊,為北鬥眾星之母,綜領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潤群生。

真武回上界不多久,黃清降下凡塵,出現在地星上。聖人出,天必現異像,頓時仙氣繚繞,金光閃現,香氣襲人,地湧金蓮。眾生都感到有大聖者到來,具是頂禮膜拜,虔誠禱告,黃清見此感歎道:“道情、天情、凡情、人情,都有一情字,想不到數十億年的修煉,我仍要在‘情’之上打轉。也罷,無論前世抑或今生,我都不能讓這中原華夏受盡磨難,便還去人情於你等吧!”

言罷,黃清右手一招,一尊散發著洪荒悠揚氣息的古樸小鼎突地從宇宙虛空中飛來,那小鼎突破空間的桎梏落在黃清的手上。這灰蒙蒙的小鼎正是先天靈寶混沌乾坤寶鼎,當年因那老子所立人教天命所歸應當大興,而乾坤鼎要為人教鎮壓氣運,替三皇五帝獲取教化功德,因此黃清借這小鼎於老子。現在人教遷至地仙界,人皇重立,乾坤鼎也要重回黃清手中。

當年五帝時期,那堯帝因聞舜的孝行和能力皆出眾,把兩個女兒嫁於他,隨後更是傳他人皇大位。舜在位時,人族居住之地的河畔有水妖作亂,使得大家不僅被妖怪吞吃,更陷入滔天洪水之中。當時有一人名為禹,憂心人族磨難,便自告奮勇,代父來治理水患。大禹花費十三載功夫,終於用乾坤鼎煉出一根鐵棒,名為“如意金箍棒”,可丈量大海深度,定住洶湧汪洋。人族感其功德,便向舜推舉大禹為人皇。那舜帝也是明事理之人,欣然禪位於大禹。

大禹比其他人皇更為關心人族安危,也更具雄心大略,他竟要鑄造九鼎,凝成結界,鎮壓華夏氣運。大禹用乾坤鼎鑄造的九尊青銅大鼎隨後便當時的大地九州,那九州鼎分別是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象征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當時大禹王跳進豫州鼎中盤坐,集人族一眾傑出人士來為他烈火煉金身。可惜,天地規則豈是那麼容易掌握的,那大禹功敗垂成,差了一截沒有溝通九州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