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驪山機緣(上)(1 / 2)

驪山正坐定雲床,參悟玄法妙道,上遊蒼穹,下走幽冥,又到中界邀雲攬月,真是有道修真。五百年劫難圓滿,猴子、多寶盡皆脫難,卻是攪擾了驪山的清修,此時天機明了,心神悸動,驪山便知定是與自己攸關緊要的物事出現了。

驪山從神遊中回過神來,心下暗忖道:“心神無端悸動,必有不同尋常之事即將發生,而且與我還有莫大的關係!記得在蓬萊島聽道之時,老師曾言我有一大緣法,應在我弟子身上,莫非?”

驪山一想到此處,心下悸動更為厲害,頓時福至心靈,驪山不由欣喜道:“命中貴人出現,正該我收得佳徒,壯大我道教一脈。”

言罷,驪山起得身來,出了鬥姆宮府,喚上白素貞隨行,便往大唐國境裏去。與此同時,那通天教主也是親自動身落得凡塵來,這便是佛教一方行動,風雲轉瞬就變幻莫測。佛教明目張膽地行棋博弈,而各教聖人卻是欲以暗子對明人,各顯神通,正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既然阻止不了,便破壞其中好事。

大唐國承澤大隋福蔭,盡得南瞻部洲大半龍脈氣運,隱隱有蓋過宋國之勢。唐太宗李世民文韜武略,治下國境百姓安居樂業,青壯男女人人習文好武,實乃千古一帝,不世明君。與唐太宗相比,大宋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武功有餘,文治不足,雖國祚繁榮昌盛,但卻欠缺欣欣向榮之機,長此以往,難免被日益強大的大唐所吞並。大唐名臣良將滿朝堂,可為唐太宗治國安邦,其中便有一代帥將薛禮仁貴。

大劫來臨,南瞻部洲乃是五教爭奪道統最為激烈的地方,妖、魔、鬼、怪、神、仙、佛、人相互混雜,三教九流遍地開花。薛仁貴受唐太宗禮遇,官拜兵馬督討大元帥,為大唐開疆擴土,傳播中土文化,用夏變夷鎮壓四方。現今薛仁貴正奉唐太宗皇命,蹬壇掛帥討伐大唐北邊魏國,以定中原正主之名。

一位十七八歲的俏麗丫環站在長安內河拱橋之上,看到薛仁貴威嚴的相貌,不由羨慕地道:“嫁人當嫁薛元帥這樣的偉男子,才是三生有幸,幾世修來的福氣!他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運籌帷幄之中,受萬民敬仰。”

丫環旁邊有一位明眸皓齒的小女孩,一身白絲錦衣,顯然是丫環的主人。此時小女孩眼睛睜得老大,一雙小手緊握,嘴裏輕聲呢喃道:“莫道女子不如男,生來應當如太宗皇帝俯仰天地眾生,縱橫捭闔,文治武功,名垂千古。”

小女孩雖是低聲細語,偏有一人絲毫不差地把她的話聽到耳中,那人聽到女孩之言,卻是麵露喜色,歡欣不已。這是一位青年道人,一身樸色道袍纖塵不染,雙目深處一片混沌,他正是截教聖人通天教主。通天見到小女孩如此雄心大誌,滿心欣喜,當下再無疑慮,一腳踏出便倏然出現在小女孩身邊。

小女孩看到一個青年道人突然憑空出現在眼前,不由失聲驚道:“你是怎麼出現的?”隨即她又好奇地喜問道:“你是神仙嗎?”

通天笑道:“我不是神仙,但是卻可以讓你成仙,你可願意拜我為師?”

小女孩聞言,大喜過望,拜道:“弟子叩見老師。”

通天一指女孩額頭,卻是為她開了心竅,同時把上清妙法印在她的腦海中。通天笑道:“你卻是昧了心智,不知己身曾是碧遊座下客!今日相見,你不知為師何來,也是彼此緣法未到時候。待到他日你明了生前身後果,可到碧遊宮來見我,我自會為你籌劃一切,保你此生至尊。”

小女孩聞言,根本不知通天所言意思,剛要開口問個清楚,便見通天已消失不見。小女孩大急,忙問身旁侍女:“我老師呢?”

丫環聞言,大為奇怪,疑聲說道:“小姐的老師?小姐今年才八歲,深居閨閣,哪來的老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