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沉吟一會,向盧聖兩人拱手一揖,說道:“回落日城的路途艱險,尚可能有宋國追兵在各個岔口埋伏,以期捉拿到我,不知兩位能否護送薛某一程?”
薛仁貴似乎生怕盧聖兩人說他貪生怕死,連忙又補充說道:“並非薛某怕死,實在是職責在身,不敢言死以辜負陛下聖恩!兩位道長若肯躬身相送一程,薛某感激不盡,此番恩德必有所報。”
許仙正感激薛仁貴此番善緣,自是千肯萬肯護送他回去落日城,但盧聖卻是沉吟不語,他與薛仁貴毫無瓜果,也不用屈尊去保護人間一介藩王。盧聖正要開口拒絕薛仁貴所求,但轉瞬又想到自己反正無事,何不結下如此善緣,說不定道教以後可能用得上他,盧聖於是說道:“也罷!貧道反正無事,便陪你走一趟就是。”
薛仁貴本來看到盧聖良久無語,心下已是拔涼,早就認為他會拒絕所求,不曾想盧聖竟然應允此事。薛仁貴當即愣了一下,但隨即喜出望外,高興道:“有兩位道長護送,薛某卻是放心了。這下,我不怕宋兵追趕伏擊,倒怕他們聞聽風聲,為道長威名所懾,不敢前來。”
盧聖聞言,微微一笑,既不讚成,也不反駁。當下幾人無言,俱是動身往落日城飛去。不知真是宋兵收到風聲不敢前來攔截,還是宋國原本就已經退兵而去,盧聖幾人一路前行,愣是沒有碰到一個宋國兵士,安然到達大唐邊城落日城。
薛仁貴回到落日城之後,加緊軍備,嚴謹防範大宋、天竺兩國暫且不提。再說這三洲交界,又是三國邊關重地,雖然叢林密布,兼且靈氣充足,不缺洞天福地,但人員稀少,遠遠比不上南瞻部洲中原腹地。薛仁貴封地在此,倒真沒有什麼大的作為,與他的功績相比,唐太宗算是埋沒了他的功勞。
這裏雖然廣闊,卻沒有適合人族群居發展的平原,難以成為一片旺地。除此之外,便隻有從沒有人進去過的北俱蘆洲尚不知如何,不過據世人傳言北俱蘆洲成年終日在毒霧瘴氣籠罩之下,縱使是大羅金仙也不敢擅越雷池一步,踏進霧氣裏麵探個究竟。
北俱蘆洲神秘莫測,但偏偏有人在裏麵活動,也不對,應該是有人躲在北俱蘆洲地底下拓洞府閉關潛修。隻見北俱蘆洲地底萬米之下,被人用大法開了一個洞府,兩個明眸皓齒的靚麗女子正坐在蒲團上閉目潛修,神遊太虛,領悟恒常大道。在這兩個女子旁邊,還有一個小女孩正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四處打量,不時用手拍著小嘴打哈欠,但她像似怕驚動靜坐的兩個女子,小嘴嘟著愣是不敢弄出聲響來。那樣子很是可愛。
就這時,兩位女子好像要醒過來了似的,身子皆是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小女孩見狀恍如驚弓之鳥,嚇得趕忙端正身子坐在蒲團之上,兩隻精靈眼睛也閉上了。兩位女子確實是從神遊中回過神來了,隻見兩人不約而同睜開眼睛,然後相視一笑,左邊女子開口道:“二姐的道行看來精進了許多,不知能否為小妹解下疑惑?”
右手女子聞言,笑罵道:“你的道行修為何嚐不是精進了一層,現在卻說此話來取笑我,大不應該!”但女子看見自家妹子隻是拿眼望著她,她隻好說道:“三妹沒有看錯,正是我們機緣到來了。”
原來這兩人正是碧霄、瓊霄兩姐妹,當年蓬萊島上,黃清言她們有一場天大的功德要做,做過此番功德之後才有機緣斬卻三屍。碧霄兩人離開蓬萊島之後,便相攜到地仙界各處遊曆,寄望能夠碰到黃清所言的機緣,但緣分未到,就算你千方百計前去尋找也是不可得的。碧霄兩人一日遊曆至北海之中,忽然心神一動,舉目望去,發現一隻玄色小鳥在不停地銜石子往返北俱蘆洲與北海,仔細觀察才清楚這小鳥竟是銜石子填海!
兩人俱驚,都想不到世上還有如此恒心的飛禽。瓊霄當下歎道:“好有恒心的一隻鳥,竟然不舍晝夜地銜石填海!但到底靈智未開,北海其大不知多廣,豈是小小石子能夠填平的?”說著說著,瓊霄忽然向碧霄問道:“二姐,你可知道此鳥為何異種?可是重明鳥?”
碧霄沉吟一下,說道:“不像!重明鳥其形似雞,鳴聲如鳳,兩目都有兩個眼珠,力大無窮,乃是太古靈禽神鳥!它看起來倒像遠飛雞,日出夕還,但遠飛雞卻是紫色的,與它也有差別。我仔細觀摩了一下,發現這隻玄鳥像是被人施法變成似的,渾身隱隱有絲絲元力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