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國都汴梁皇宮裏,趙匡胤身穿滾紅龍袍,坐定正中,下首正恭謹站立著兩人,一人是麵色黢黑的中年漢子,一人乃是慈眉慈目的五十老者。趙匡胤雙眼緊寐,手指輕敲皇座,紫檀木雕刻而成的珍貴座椅頓時發出“嘟嘟”輕響,在這悄然寂靜的房間裏,這聲猶如著魔般直撞入中年漢子心底,竟使得他們心窩發出砰砰跳聲。天子威嚴,此時盡顯。
突然,趙匡胤睜開雙眼,看著下首兩人說道:“你們如何看待此事?”
中年漢子看了一眼老人,卻發現老人此時雙目似閉似寐,聽得趙匡胤詢問,忙恭聲答道:“啟稟陛下!依微臣看來,此事頗不簡單!臣亦略通麵相之術,也見過那武則天,此女實是了不得之人,乃人間至尊至貴之相。至尊至貴者,掌社稷神器,享人間至福,這便是天子。一女人,卻是天子之相,豈不荒謬?”
趙匡胤道:“那依你看來,我等應該如何對待此事?”
中年漢子聞言,突然下跪奏道:“臣懇請聖上降旨,從中破壞大唐天子的婚事,即使因此而引發兩國大戰也在所不惜!”
趙匡胤淡聲道:“理由!朕要有為此不惜一戰的理由!什麼利益值得朕如此大動幹戈,甚至賭上一國之榮辱?”
中年漢子道:“人皇之位!陛下要求得人皇之尊位,便不能任由大唐壯大。為把此事弄個水落石出,我便請二教主算一下那武則天的根腳,卻發現天機早就被人掩蓋住了,縱使我教二教主看那天機運轉也是霧煞煞一片,模糊不清。由此可見,此女身上隱含莫大秘密,或是機緣,或是妨礙,或是一股勢力,抑或是天地中關鍵的一粒棋子,但不論是哪一種,掌握在手中才是最安全的。”
趙匡胤聞言,沉思一會,忽然轉身向那老者問道:“丞相意下如何?可讚同廣陽郡王的提議?”
老者聞言,忙從假寐中回過神來,恭聲道:“唯陛下聖裁!”
趙匡胤對老者的附從一笑了之,忠臣、佞臣左右平衡,方是天子駕馭眾臣之道。趙匡胤當下說道:“此事便交予廣陽郡王全權處理!夜深了,朕要歇息了,你們退下吧!”
兩人聞言,皆施禮道:“微臣告退。”
待兩人退出之後,趙匡胤望了一眼四周,起身在大殿中來回踱步,少頃一會兒,他邁開腳步,直往殿外走去。若是修煉看去,可見汴梁皇宮被一片霞光籠罩,霞光下皇氣充盈,幾有龍吟之聲響起。在那皇宮正中,有一座塔,此塔高而大,四角四方之狀,卻是恰好鎮壓在龍脈的源頭上。皇氣乃是龍氣所形成,而龍氣又是龍脈所散發出。
趙匡胤身形快似鬼魅,隻是跨了數十步,便已閃進大塔內。塔內深處,有兩把劍懸掛在龍頭之上,正好把那蜿蜒起伏的巨龍鎮壓住,使其動彈不得。這兩把劍,趙匡胤無比熟悉,因為它們正是他的皇者佩劍。
在龍頭的隔壁內室裏,盤腿坐著一位道士,這位道士正閉目吐舊納新。充盈皇氣,正是修煉者所極需,在此吸納一日勝過在外十天,而且長久以往,便會使得修煉之人隱帶天地至尊皇氣,實是好處無數。趙匡胤尚未走近道士,道士便已有所察,於是緩緩睜開雙眼,徐徐吐出一口濁氣。
道士安坐榻上,施禮問道:“聖皇前來,有何見教?”
趙匡胤道:“雲中子道兄長,事情盡如你所說一般,我亦已按你吩咐安排下去。接著,朕要做何準備?”
雲中子道:“陛下靜候消息便是!以後之事,自有我師安排。”
趙匡胤點了下頭,終究忍不住問道:“闡教聖人果真欲借此與佛教見證高下?”
雲中子道:“陛下隻要做好自己本分便可,五教三商封神之事,卻不是我等能知的。我闡教既然一直輔助於你,便會一直扶住你,直至人皇尊位。”
趙匡胤聞言,大喜道:“玉清聖人肯相助於我,這人皇之位怕是不遠矣!”
雲中子點了下頭,接著閉上雙目,不再言語。趙匡胤見狀,頓時知道雲中子乃是在逐客,於是也不做逗留,告辭而出。趙匡胤方回到上書房,便見一道人影忽的憑空出現在他的麵前,仔細一看,卻是一位青年道人。道人仙風道骨,雙眼精光炯炯,似可看透人的心扉一般。趙匡胤看到道士,頓時臉露笑意,說道:“扶搖子道兄,一切都如你所料!”
扶搖子道士聞言,撫須笑道:“聖人亦是人,亦要為門人弟子渡劫著想,如此行事原不奇怪!”
“不過,現在五教三商封神,各聖人門下皆四處行動,尋一人間帝皇輔佐,以求渡劫。貧道現今有一語於你,異日,你若能求得人皇道果,固然可喜,但若不能,你切不可深陷其中,縱使身當聖人棋子,成就神道,也勝過身化恢恢。切記!切記!”扶搖子吩咐道。“聖人各教,宜居中而立,不偏不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