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三妖劫道,則天夢遊(下)(1 / 3)

黃清如此吩咐,青衣童子也不詳細詢問,他躬身辭退,便往地仙界落去。青衣駕著祥雲,一路前行,不多時便已來到梨山道場。青衣方降下雲頭,便有那守門三代弟子前來拜禮,青衣道出來意,守門弟子忙把他引入九皇宮,拜見驪山老母。

驪山正自為門下弟子講授道教玄法妙理,這時看到青衣到來,忙停住講道。青衣見狀,上前施禮道:“青衣見過驪山師姐!”

驪山點了下頭,問道:“師弟此來,可是老師降下法旨?”

青衣道:“老師讓師姐去接您的弟子去。”

驪山聞言,猛地一拍額門,說道:“壞了!卻是忘了這樁事了,但願還趕得及,沒誤了時辰。”

“為師出門一趟,你們自個在梨山裏好生修煉,休得出去紅塵,沾染因果!”驪山急忙起身,囑咐眾弟子一句,便施展神通,匆忙離去。

座下大弟子玉薑率領眾位同門,一齊恭送驪山遠去。待驪山杳無蹤影之後,玉薑對眾人說道:“老師之言,大家須謹記於心,切勿私自離開道場。若是惹出是非來,悔之晚矣!”

眾人皆答道:“老師之言,自然不敢違逆。”

若是如此,倒也罷了,但驪山門下有一位弟子,名叫薛女真,口上雖然應允著,但心下卻是動了凡心。原來大劫來臨,五教封神,眾多修真,若是道心不牢,便會犯了迷糊,生起凡心來。如果眾位仙佛皆緊閉洞門,這鴻蒙開辟以來的大因果又如何解開?一切都是天數使然。

驪山眾弟子裏,若論機緣福祉深厚,當推樊梨花;若說悟性,白素貞、玉薑、薛女真在先。大弟子玉薑本是地星秦朝華山人,自小活在深山野林裏,以鬆葉為食。當年驪山潛心修道,路過華山,巧遇玉薑,可憐她身世,便收她做了首徒。

薛女真原是前朝晉國之人,因為逃避兵亂,闖入衡山,竟誤食天材地寶茯苓精,又在尋真台巧獲《陰符書》。《陰符書》乃是人皇之時,黃清傳給軒轅的玉符金書,此書著有道、法、術三樣,可通天達誠,演化兵機。可惜無人傳授,薛女真縱使天資過人,也不得其法,不過延年益壽罷了。一日,驪山經過尋真台,見到薛女真出行,竟有黃鳥、白猿、曰豹相隨,不由大奇,遂動了收徒之心。

薛女真既然動了下山的心思,自然靜不下心來修煉,待玉薑及眾同門相繼閉門潛修之後,她便施展神通,偷出梨山。這裏暫且不說薛女真之事,單說驪山駕著祥雲,從梨山道場一路急趕。驪山乃是斬去一屍的準聖,一身神通放之三界也是有數高手,一下急趕,不過一個時辰時間,便跨過數十萬裏路,來到大唐關隴之地。

驪山降下雲頭,看見驛館外邊人馬皆暈倒於地,便暗暗叫遭,連連說道:“我來晚了!誤了大事了!”

就在這時,一聲驚天動地般的轟響從驛館內傳出,隨之而來的是山崩房塌,砂走石飛。當下驪山震開****而至的磚石,不敢遲疑,忙跨步走進館內。再說馬餘與尉遲敬德戰鬥起來,漸到激烈之處,激烈之時,周邊一眾什物盡皆被兩人法力摧毀。兩人交戰,若按實力來看,尉遲敬德怕不是馬餘兩合之敵,但馬餘心下卻是無奈,這尉遲敬德每每到臨危之時,那插在腰際的短鞭便會自動起來,禦敵救主。如此反複多下,尉遲敬德竟然憑借此鞭及滿腔忠心,竟硬生生與馬餘相持下來。

馬餘見狀,心下發狠,也不再顧忌殺傷無辜凡人,亦不怕徒造殺孽有傷天和,立即全力以赴。馬餘一動起真格來,尉遲敬德當即吃盡了苦頭,每當馬餘法寶襲來之時,他便仿佛聽到一陣嗡嗡之聲在耳邊作響,元神一陣悸動,頓時感到無比刺痛。靈魂裏的痛楚深入骨髓,縱使是神也受不住這折磨。

尉遲敬德經受不住,那些兵將、丫鬟更是痛苦,被馬餘的鋸齒珠鏈把靈魂一個個從他們肉體抽離出來。眾多靈魂麵目扭曲,盡皆大叫呻吟,有那意誌堅強者,也捂著腦袋在地上嘶聲痛嚎。不僅如此,那些靈魂更是被這件法寶吸進鋸齒,煉化成為精純能量,真是邪惡歹毒至極。

尉遲敬德愈發痛苦,受不住之時,七竅流血不止。馬餘見狀,冷笑一聲,忽的把那鋸齒鏈珠當作項圈,猛地擲向尉遲敬德。那珠鏈化作一道流光,轟然砸在尉遲敬德身上,尉遲敬德遭此重擊,人身頓如離弦之箭直撞塌數幢房屋。這時,那短鞭又騰飛起來,攔截鋸齒珠鏈,自動護主。

馬餘眼中精光一閃,猛地向自己法寶噴出一口精氣,那齒鏈便猶如吃了興奮劑般,陡然凶猛起來。齒鏈迎上短鞭,竟然無視短鞭散發的降魔金光,轟然擊打在短鞭正中。短鞭遭此一擊,“哢嚓”一聲斷成兩截,隨之而來,一陣波濤洶湧至極的法力把周圍一切盡數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