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大唐伐宋,封神伊始(中)(1 / 3)

上文說到穆桂英奉黃清之命封神,種師道知道事情耽誤不得,便讓她趁早趕去汴梁。穆桂英聽到種師道之語,答道:“並非我怠慢祖師法旨,而是我離開宋國方才十年,回來就見宋土已失三分之一,一時有所感慨,才進此城了解情況。”

穆桂英一語道出,滿座皆是羞愧滿麵。種師道不無羞慚道:“全怪老夫等無能,喪權辱國,使大唐豎子成名!”

穆桂英道:“原怪不得種帥,我大宋以文治國,與大唐無敵鐵騎相比自是不如。”

穆桂英此話雖然說到了大宋弊端的點子上,但非議大宋官家之錯,在座無一人敢附和。氣氛一下冷了下來。

元泰看到冷場,不由插口笑道:“天數在我大宋,大唐縱使氣運強橫一時,待得氣數一盡,偌大疆域不過是眨眼便土崩瓦解。眾位倒不必在此為一時得失計較,使得以後失了算計。”

常虛聞言,也道:“如今人族大興,五教封神,正是我輩建立奇功,輔佐真命天子之時。待得陛下一統天下,我等當可隨之享受榮華富貴,甚至上得天曹,入得仙籍,位列仙班。”

常虛此言倒說出了一眾人等的心聲,若非想享受人間富貴,誰願意輔佐帝皇成就霸業!穆桂英看到在座之人眼中皆露出向往之色,心下一歎,雖說為了渡劫,眾仙真不得不履紅塵,但這實屬無奈,貪戀富貴享受卻是動了凡心,恐怕劫中難保自身不殞。

穆桂英當下點醒眾人道:“我等輔佐官家統一天下,並非為了享受富貴,乃是做過此場功德,好使眾生免受災劫之苦。你們千萬不可本末倒置!”

穆桂英說話語氣稍重,不自覺用起了法力,天仙的威勢自然不可小覷,竟嚇了眾人一跳。眾人看到穆桂英不怒而威,不敢反駁,皆諾諾應是,底下卻不曾把她的話放在心上。眾人既然說到輔佐大宋天子成就霸業一事,自然而然又把話題扯回眼前的唐宋交戰。

種師道很是無奈地對穆桂英道:“十年前,那大唐軍隊不宣而戰,日夜奔襲,一舉奪下兩國邊境的險要關隘,使得我大宋腹地從此袒露在唐軍鐵蹄之下。想我大宋領土,大多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之地,哪裏抵擋得住敵人的鐵騎,於是不得不節節敗退,一退再退,終至此處才擋住了對方的洶湧來勢。之後兩國彼此攻伐不下百次,卻是互相奈何不得,遂訂下了十年和約。”

穆桂英聞言,皺眉問道:“這十年來,你們就沒想過來一次大反攻?”

種師道苦笑道:“我們自保尚不足,如何反攻?以前攻伐,都是憑著一股害怕國破家亡的悲壯之氣,才堪堪抵死頂住敵國的攻勢。我也曾上奏官家,請求朝廷派遣奇人異士助陣,奈何官家言道:‘在此罷戰,乃是五教聖人所定,合該兩國有十年和平!聖人定下的氣數,誰敢破壞?’因為官家不允,我們這些守衛邊疆的將領,不過時不時小打小鬧罷了。”

穆桂英聞得此言,當下便知這是五教聖人定下的氣數,專等封神之人出山封神。如今她既然已下山來,唐宋兩國戰端不遠矣。

明白了此點,穆桂英也無心思再逗留於此,當即向種師道等人說道:“既然這裏沒有什麼大戰事,我留在此地也無用,這便啟程趕往汴梁。”

眾人聞言,皆起身離座,向穆桂英拱手作揖道:“侯爺一路順風!”

穆桂英見狀,忙打了個稽首道:“諸位,我等日後再行相見!”

當下,穆桂英辭別眾人,展開身形,往汴梁趕去。穆桂英念動禦風訣,腳下立即生風,竟似禦虛乘風而去一般,呼吸功夫就已飛過十數裏地。正當穆桂英縱情飛躍時,忽聞一聲洪亮佛號驟然響起:“南無阿彌陀佛!穆元帥,貧僧在此恭候多時了。”

穆桂英聽到佛號,忙循聲望去,就見到一位佛陀手持伏魔杖站在路中央。佛陀緊閉雙目,右手執著伏魔杖,左手單掌撚著佛珠豎起於麵前,左手拇指不停撥動著佛珠,口裏念誦佛經。穆桂英看到佛陀攔路,不由喝道:“你是何方神聖?在此,莫非劫路不成?”

佛陀聞言,倏地睜開雙目,說道:“我乃西方上界金剛不壞佛!此來專程在此等候女施主的駕到!”

穆桂英道:“在此等我,所為何事?”

金剛不壞佛道:“大宋無道,龍氣北移,天數有定,合該大唐國一統天下。穆元帥乃是明事之人,何苦仍舊返回汴梁,助紂為虐!”

穆桂英聞言,冷笑不已。金剛不壞佛又道:“元帥還是請隨貧僧歸附於大唐國,成就一件大功德吧!”

穆桂英道:“我若是不肯從你願呢?”

金剛不壞佛滿臉慈悲,合十道:“為天下眾生算計,貧僧隻得強請元帥前往大唐國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