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登壇拜聖,上告蒼天(1 / 3)

當下趙匡胤領著眾臣把穆桂英迎回皇宮禦苑,命宮女擺下盛宴。眾人入座進食,酒過三巡,趙匡胤方和顏悅色說道:“十年之前,卿家辭去塵世一身煩惱,入得道門,求得大道。現在愛卿修道有成,再回到我大宋,朕雖然沒有什麼大德,卻也知道收盡天下奇才盡為己用之理。”

眾臣聞言,都道:“如今唐宋兩國交戰在即,陛下應該讓渾天侯掛帥北伐。”

趙匡胤點頭道:“正要如此。穆桂英上前聽封!前西征元帥穆桂英忠心為國,允文允武,修文德於內,擴疆土於外。今又學得玄術妙法,東征西討,降妖伏魔,無一不能。朕封其為北伐都討大元帥,統禦三軍兵馬。欽此!”

穆桂英聞言,忙上前拜道:“陛下聖明!穆桂英已然出家,乃方外之人,雖奉玄清聖人之命入世,卻不能沾染紅塵因果,實在不宜居此重職。”

趙匡胤見到穆桂英推卻聖旨,麵上頓露不豫之色。開封府尹包拯看到穆桂英不受皇命賜封,勃然變色,出列道:“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為萬乘之尊,身份與天帝一般無二,渾天侯抗旨不尊,實在是無君無父,大逆不道之極!”

眾人聞聽此言,皆是大驚失色,就連趙匡胤心下也怪包拯出言無狀,落了穆桂英的臉皮。穆桂英聽到包拯之語,循聲望去,立即看見一位麵色黝黑、額頭正中有一月亮胎記的官員滿臉正色地看著她。穆桂英嘖嘖稱奇,這位包黑子滿身浩然正氣,可比肩儒家至聖孔子的轉世魏征,竟是諸邪退避。

穆桂英不認識包拯,施禮問道:“不知大人是哪位?”

包拯一拱手道:“不敢!我乃龍圖閣大學士、開封府尹包拯。”

原來包拯是穆桂英修道之後,大宋開科取得的進士。丞相蔡京察言觀色,知道趙匡胤不喜,忙出來打和場道:“渾天侯莫怪!包龍圖性子耿直,說話直來直去,得罪之處,尚請海涵。”

穆桂英笑道:“無妨!包大人也是忠君正直之人,自然為陛下分憂。”

雲中子見到事情就將解決,於是出來向趙匡胤躬身道:“穆道友既然已為出家之人,自然不該再任人間官職,但可擔任國師之位。”

眾臣聽到此言,紛紛讚同,都道:“正是此理。”

又有一人出列道:“微臣上奏一人,可代替渾天侯掛帥北伐。”

趙匡胤正不知如何收場,聞言笑道:“韓卿家莫非毛遂自薦?”

眾臣聽到此語,哄然大笑。原來這位韓琦元帥乃是一位老將軍,卻一直不肯服老。韓琦搖頭道:“並非微臣,而是現在的西征軍大元帥狄青。”

韓琦所推薦之人,眾位大臣皆是讚同。趙匡胤見有台階可下,便見機收好,遂拜穆桂英為大宋威正討伐佑聖國師、狄青為北征大元帥。穆桂英得到賜封,也不再推辭,三拜領受聖旨。如此一來,大家得了個皆大歡喜。

穆桂英被封為國師之後,向趙匡胤討得一道聖旨,命令工部監督建造一座封神台。工部收到聖旨之後,忙招集齊人手,選好地址,拜過土地神,破土動工。封神台落在汴梁城正中央,正是大宋龍脈龍身之上。經過一個月的趕工之後,封神台終於及時建好,倒沒有誤了良辰吉時。

待封神台建造完畢,趙匡胤率眾臣前去祭拜,上告各教聖人、三皇六禦、九天十地眾仙神。趙匡胤等人來到封神台時,就見穆桂英早就等待在旁。穆桂英見到趙匡胤到來,忙上前拜禮,隨後沐浴焚香,登壇禱告。穆桂英上得封神台,取出黃卷宣道:“盤古開天辟地以來,有人族聖母女媧娘娘造人,待到三皇五帝治世,人族方始大興。其後又經無數年月,人族終至昌盛,為萬靈之首。鴻蒙開辟,有無數因果,因果糾纏,釀成劫難。如今恰逢天地一無量量劫,合該人族再次大興,遂有五教三商封神,重立天地人三皇。今有大宋國師穆桂英,秉承天命,拜壇封神,特此敬告五教聖人、至聖女媧娘娘、三皇聖帝!爾其欽哉!”

言罷,穆桂英取出封神榜張掛在封神台上,又命黃巾大力士抗來兩位接引童子。穆桂英對趙匡胤道:“陛下,尚需一人前來斬將祭旗才算完事。”

趙匡胤道:“卿家需要何人斬將,說出來,朕無不應允。”

穆桂英道:“廣陽郡王童貫合該斬將祭旗。”

大宋天子聽到此話,當即喚來童貫。童貫聽得傳喚,知道避不得,隻得上前領旨。童貫執起法刀,一臉殺氣騰騰,大步走向兩位接引童子。接引童子聽到穆桂英之話,早就嚇得渾身顫抖,看見童貫到來,忙苦苦求饒。童貫看見兩人,不由歎道:“天數如此,我也違逆不得,你們休要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