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孫悟空保護著唐三藏到西方極樂世界取經而回,使得大乘佛教八十一卷經書得以在大唐傳下,從而教化人族。按理說天道至公,不偏不頗,世上當無永恒之主角才對。君不見鴻蒙初辟,天地初開之時,那麒麟、龍、鳳三族鼎足洪荒,使得諸多先天神祗紛紛退避三舍,可當一量劫來臨,這縱橫無敵的三族刹那土崩瓦解,黯然退出洪荒大地!又到太古時代,巫妖爭霸天地主角,就連聖人也生怕惹到這因果而禍及門下,這又是何等風光!可是劫難一起,便天崩地塌,洪荒破碎,日夜無光,哪怕強如東皇太一也落得一個身殞的下場。
一量劫一個主角,本說明事物更替,從無永恒,隻是到了人族成為天地主角之後,竟然到了無量量劫仍然昌盛,就有點打破這個傳言了。隻因為女媧是人族聖母,老子是人族教主,有兩個聖人庇護,自然氣運悠長,又有太極圖這等先天至寶鎮壓氣運,三皇五帝治世,從而盛而不衰。到得如今,道、闡、截、佛、人五教,哪教不與人族有千絲萬縷?道統都要在人族傳下,那麼就自然而然把自家氣運與人族氣運相牽連,於是使得人族愈加昌盛,反過來誰得人族氣運自然又可使大教氣運悠長。
氣運在,便是天數在,氣運越盛則大教越興。所謂知天數,順應天道大勢,那人族既然要大興,那麼教化眾生便可功德無量。佛法東傳,教化大唐百姓,自然是一件大功德之事,固佛門獲得無量功德。也許有人會說了,既然佛門要大興,那中央婆娑淨土小乘佛教卻又為何為玄門攻破,使得諸多佛陀、菩薩、羅漢身殞?且聽我道來。
唐三藏師徒完過取經之事後,便又返回西方極樂世界參見阿尼陀佛、準提佛母及釋迦牟尼佛祖。西方極樂世界與中央婆娑淨土不同,此才真正是佛教的根本所在,才真正可說是萬佛朝宗,不出極樂大劫不臨。但見極樂世界出現在師徒幾人眼前,陣陣佛光閃爍,聲聲梵音禪唱,無數靈禽翱翔飛舞,更有許多仙真在此聽講寂滅大法。
唐三藏幾人入得極樂世界,入得眼簾的首先就是二十四諸天顯現,乃是燃燈上古佛大法所化,一諸天一元會法力,真個是法力驚人。每一諸天又有一尊佛主在上,佛主之下又有無數佛陀、金剛、菩薩、羅漢聽講佛法,這一陣勢可算興盛無比。二十四諸天佛國之外,又有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共八十八位大法佛主出現,其下又有成千上百個佛國,佛子佛徒一眼望去數之不清。
唐三藏師徒幾個一路走去,赫然看到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八部天龍眾、十八珈藍相迎,門外成千上百金剛護衛,諸多菩薩合十見禮。佛門之盛由此可見一般!入得佛殿,阿彌陀佛接引、二教主準提正安坐上首,接引閉目,準提對他們微笑,那嘉獎之意流於顏表。二位聖人下首乃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更下卻是橫豎三世佛、五方佛及過去未來現在佛。在這些佛祖後麵又各自有十數個佛陀,那脅侍菩薩也是閉目養神,靜念佛經。
唐三藏、孫悟空、白龍馬不敢怠慢,忙上前向接引、準提拜道:“弟子拜見我佛,拜見準提老師。”
這時接引睜開微閉的雙眼,合十說道:“南無阿彌陀佛!你等不需多禮!”
準提笑道:“起來吧!”
唐三藏三人聞言,又拜了三拜,才起身來。隨後三人又向釋迦牟尼拜禮,釋迦牟尼見狀也不敢托大,也是回了半禮。原來老子化佛分佛教氣運,接引知道後,遂把佛教教主之位傳給釋迦牟尼,自然隱歸成為過去佛。因此釋迦牟尼作為現在萬佛之祖,理當受得三人拜見,但那小乘佛教已然破滅,釋迦牟尼此時也算是“居人籬下”,故而不敢受禮,卻是想靠孫悟空的氣運度過此番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