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田夫思王女喻

——目標遠大,身體力行

【佛語】

昔有田夫,遊行城邑①,見國王女顏貌端正,世所希有。晝夜想念,情不能已②。思與交通③,無由可遂④。顏色瘀黃⑤,即成重病。

諸所親見,便問其人:“何故如是?”

答親裏言:“我昨見王女,顏貌端正,思與交通,不能得故,是以病耳。我若不得,必死無疑。”

諸親語言:“我當為汝作好方便⑥,使汝得之,勿得愁也。”

後日見之,便語之言:“我等為汝,便為是得。唯王女不欲。”

田夫聞之,欣然而笑,謂呼⑦:“必得。”

【譯文】

從前有個莊稼漢,一次他到城裏遊玩,碰巧看見國王的女兒。公主長得端莊美麗,舉世無雙。這個莊稼漢回村後,對公主朝思暮想,思戀之情不能抑製。他一心一意想和公主結交成為朋友,但沒有辦法滿足心願,結果落得麵色蠟黃,身體憔悴,害了相思病。

他的親朋好友見到他這樣,就問他說:“你為了什麼事情把自己弄成這樣?”

他回答說:“我那天見到國王的女兒,她長得端莊秀麗,我想和她交朋友。苦於沒有解決的辦法,因此生了病。我如果得不到她,是必死無疑了。”

他的親友們說:“我們會給你想好辦法的,讓你得到國王的女兒,你千萬別發愁。”

過了幾天,親友們便告訴他說:“我們給你想了個好辦法,你的願望就快實現了,隻是國王的女兒不願意。”

莊稼漢聽後,高興地笑了。他喊道:“我能得到公主了。”

【禪心】

活在自己臆想世界中的人是快樂的,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所有的事情都符合自己的心意;但同時他們也是痛苦的,因為他們永遠都隻是沉醉在自己的臆想之中,忘記了現實的存在,而現實必然會忽略掉他們的存在。

故事中的莊稼漢就是不折不扣的這樣一個人。在他的腦海中,自己早已經和漂亮的公主成為朋友、結為夫妻,哪裏還會去管現實生活中國王的女兒呢?單相思並不是壞事,如果能夠積極努力地去為自己創造機會,一段美好的愛情也許就會從此誕生。但是莊稼漢依舊隻是沉浸在自己的空想之中,他不明白的是空想隻能是空想,隻有切實有效的實際行動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

人類的大腦蘊藏著無限豐富的潛能,但隻有正確的開發利用才會挖掘出這些潛能的價值所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我們提倡先在腦海裏麵為自己勾畫出一幅如何去解決問題的畫麵,可以在腦海中把每一個細枝末節的情形都考慮在內。但是,所有的這一切都隻是我們自己的設想,隻有把它具體應用到實踐中去才會明白優劣之處,才能引導我們進一步改進,為我們的成功之路指引航向。再優秀的念頭都隻能存儲在腦海之中,隻有應用到具體的實踐中才會發揮它應有的價值,才是其最具閃光的時刻。

佛陀住持時,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兩手拿了兩個花瓶,前來獻佛。

佛陀立即要求婆羅門放下,婆羅門便將他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

佛陀繼而又要婆羅門放下,婆羅門又把他右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

兩個花瓶都已經放下了,然而,佛陀還是對他說“放下”。

黑指婆羅門於是困惑了,現在已經兩手空空,沒有什麼可以放心的,於是請示佛陀。

佛陀意味深長地說道:“我並沒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統統放下,再沒有什麼了,你將從生死桎梏中解脫出來。”

這時,黑指婆羅門理解了佛陀放下的道理。

當一個人心存善念的時候,他便會用善的信念來要求自己的行為。難能可貴的是放下,隻要能夠舍棄不切實際的欲望,踏踏實實地關注當下的自己,才不會使自我的人生始終處於煎熬之中。那佛陀所開示的“放下”,也不失為一種解脫苦難的幸福之道。

一個人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放下生活中的繁雜,執著追求具有更深遠意義的目標,刻苦努力之後才會品嚐到人生的甘甜。麵對未知,要敢於想象,才會對明天充滿期望;麵對人生,隻有腳踏實地,才可以鑄就所有的夢想。否則你的空想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樓閣,徒有華麗的外表,卻始終無法觸及。

當夢想照進現實的時候,每一段人生才會充滿七彩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