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和毅力,隻能幫助人更好地完成工作,隻有情感的投入才能使人成就輝煌事業,所以說,情商比智商更為重要。巴菲特的成功,無疑是取決於他過人的才華,但他本身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正如他所說:“我所做的事不超過任何人的能力範圍。”或許,我們隻有在風起雲湧的商業投資領域中像巴菲特那樣保持冷靜、理智和執著,才能像他一樣成功。
情商的高低決定了成就的大小
心理學家認為,情商包含如下內容:認識自身的情緒,因為隻有清楚地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夠調控自己;自我激勵,走出生命的低潮期;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順利溝通、正常交往的基礎;人際關係的管理,即管理和領導能力。
簡單來說,情商反映的是三大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內外感知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對於投資者來說,這三大能力是極其有意義的。由於投資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所以,自我調控能力就顯得很重要;理財分析師凱恩斯就曾認為,投資股票就如同‘選美’,而選美實際上就是選擇別人的眼光,亦即感知別人的能力;另外,投資的超額收益往往都是因為信息不對稱,這就需要一定的交際能力。
縱觀古今,但凡那些成大事者,不僅智商高人一等,情商也超乎尋常。情商既影響著個人的人際關係、健康、情感等,還能讓智商發揮出更大的效應。所以,想要成就大事,在智商高的同時,曆練情商顯得非常重要。隻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的潮流,從而成為時代的佼佼者。
巴菲特的情商極高,他總是喜歡有目的地完善自己。年輕的時候,他就參加卡耐基的口才訓練,他的發言充滿狂熱,讓很多人都很著迷。許多為巴菲特工作的人並沒有從他這裏獲得更多的收入,但他們覺得能夠分享巴菲特的智慧本身就是一筆很大的獎賞。
關於曾經拋售強生、寶潔等公司股票的原因,巴菲特解釋說:“我並不是不看好這些企業的前景,當時拋售股票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對公司的現金情況深感不滿,市場在迅速變化,但公司手頭的現金儲備水平並沒有達到讓人滿意的水平,這就是導致我出售股票的原因,我需要現金來購買價格便宜的企業。”
巴菲特認為,投資並不隻是一個有關智商的遊戲。他曾這樣說:“如果你的智商超過了150,那麼就把其中的30賣給別人,因為你不需要過高的智商,在某些時候,過高的智商往往會對你有一定的傷害。但你需要有足夠的情商和判斷力,因為在投資過程中,你會聽到各種不同的建議,這時,你就需要從中進行篩選,作出自己最後的決定。”
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複說:“情商意味著:有足夠的勇氣麵對可以克服的挑戰,有足夠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戰,有足夠的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他十分認同“要建立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係。”
大量研究證明,情商在人生的成功中起著決定性的因素,隻有擁有高情商,智商才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那些在很多領域中都有卓越成就的人,都曾被認為智商很低,但他們卻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情商,最終獲取了成功。
在人生各個領域中,情商高的人占據著很大的優勢,不論是人際關係,還是在主宰個人命運等方麵,其成功的機會都是很大的。除此之外,情商高的人更容易獲得滿足,更能運用自己的智能收獲豐碩的成果,他們的生活也會更有效率。反之,情商低的人就不能很好地駕馭自己的情感,內心經常會發生劇烈的衝突,同時,他們應集中於工作的實際能力和思考能力也降低。換而之,情商的高低完全能夠決定一個人的能力能否發揮到極致,從而決定了他將來會有多大的成就。
吃透巴菲特
巴菲特認為,一個投資者若要成功,就必須具備以下六個條件:必須要有耐心;必須要有工作激情,但不貪心過重,同時要對投資的過程非常入迷;必須要善於獨立思考;必須要有良好的安全意識,不固執己見,不草率行事;承認對某些東西的不懂;按照你所投資的企業的類型,靈活進行投資,但永遠都不要以高於內在價值的價格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