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投資理念,盤點最有價值的信息 通貨膨脹:抓住災難背後的投資機會
通貨膨脹時期社會總需求遠遠大於社會總供給,這對供給產品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沉重的打擊和考驗。但是,巴菲特卻並不像大多數投資者那樣痛苦無奈,在巴菲特眼中,即使是通貨膨脹時期,投資者仍然可以抓住“災難”背後的投資機會。因為,巴菲特始終相信通貨膨脹雖然會給很多企業帶來傷害,但還是會有企業非但不會因此受到損傷,反而很可能從中受益,比如那些具備消費獨占性的企業。所以,巴菲特認為,通貨膨脹時期,不要消極,我們完全有可能抓住災難背後的投資機會。
通貨膨脹時期,慎選投資對象
通貨膨脹時期,各個企業都會出現緊張的狀況,但是企業通常也都會采取更多種措施進行補救和提高警惕,使企業可以少受通貨膨脹的傷害。然而一些企業就不能夠如此幸運了,這不僅與自己所采取的策略有關係,也與自己所經營的行業有聯係,還與整個大的市場環境息息相關。所以,特殊時期投資需要特殊對待,特殊時期投資需要投資者認真觀察那零星但尚存的投資機會。
雖然巴菲特能夠抓住災難背後的投資機會,但是他從不認為自己能夠充分地預測股市的走勢和買賣時機的良莠,所以,他在投資的時候總是認真地等待、觀察、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他將自己的關注點更多的放在企業的基本情況上,從來不受通貨膨脹時期失業數字、利率、彙率以及政治因素的幹擾和影響,當然也或許正因為此,他通常能夠準確地判斷非常時期的投資問題。
在巴菲特眼中,通貨膨脹絕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經濟現象,通貨膨脹雖然加重了企業對股東收益的負擔,但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企業通常會更多地為股東考慮。
麵對緊張的通貨膨脹時期的經濟,大多數投資者認為股票與通貨膨脹自然形成對衝局勢,企業自然會把通貨膨脹所付出的代價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進而使企業股東的投資價值得以保護,但是巴菲特認為企業並不一定會這樣做,而且也並不能夠保證企業自身真的就會獲得更多的淨資產收益率。所以,一般企業通常會采用提高資產周轉率、增加經營利潤、減少納稅、提高財務杠杆比例、使用更便宜的財務杠杆。但是巴菲特認為這樣的做法並不能夠達到企業所夢想的結果,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在短期內起到一些變化,但是從長期來看根本毫無意義:周轉率起到的作用會因更快的銷售收入、資本支出、固定資產周轉、固定資產重置抵消掉,經營利潤也不會由經理人主觀的一己之力來控製、升高,投資者也無法減少自己在投資公司收入中的份額,減少稅收的夢想也自然不可實現,提高或采用更便宜的財務杠杆也不能夠達到減少公司財務費用的目的,通常都會被特殊時期的問題所抵消掉。
所以,在通貨膨脹這一特殊時期進行投資選股的時候,巴菲特通常都會選擇投資隻需要較少的固定資產支出就可經營的企業,而且尤其青睞於其中經濟商譽較好的企業。而那些需要大量固定資產支出才能夠維持運作的企業的股票,巴菲特決定不去碰觸。
投資機會來了,抓住
通貨膨脹時期,眾多企業經濟受損,有的甚至麵臨垮台,這樣的經濟情況下,投資者的利益也必然要受到衝擊和考驗。這並不是說通貨膨脹時期並不是沒有投資的好時機,一些經濟商譽好的企業仍然可以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願望。不過,這樣的投資也並非隨時可得,而且需要適時把握才能夠得到保證和真正意義上的滿足。所以,對於這個好時機,投資者不僅需要審視,更需要等待,尤其需要看準並及時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