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質02你可有樂觀自信的積極心態(2 / 3)

的確,你自己不但可以創造財富,而且你自己還是這些財富的指導者。生活是你自己的一切,都在你自己。你是否願意快樂,是否養成了快樂的習慣,是否向前看,尋找美好的東西。

一位銀行家,在51歲的時候,財富高達數百萬美元,而到52歲的時候,他失去了所有的財富而且背上了一大堆債務。但是,他決定要東山再起,不久他又積累了巨額的財富。當他還清最後300個債務人的欠款後,這位金融家實現了那偉大的承諾。有一次,一位客人問他,他的第二筆財富是怎樣積累起來的。他回答說:

“這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從來沒有改變從父母身上繼承下來的天性。從我早期謀生開始,我就認為要以充滿希望的一麵來看待萬事萬物,從來不要在陰影的籠罩下生活。我總是有理由讓自己相信,實際的情況比一般人設想和尖刻批評的情況要好得多。我相信,我們的社會到處都是財富,隻要去工作就一定會發現財富、獲得財富。這就是我生活成功的秘密,記住:總是要看到事物陽光燦爛的一麵。

“這個世界應該更加光明更加美好,如果人們懂得保持快樂是他們的責任,懂得開開心心地完成自己的職責也是他們的責任,那麼,這個世界就會美妙多了。快樂是他們的習慣,每天都快樂生活。自己保持快樂,是讓別人幸福的最好保證。”

樂觀的人就是這樣看待生活和問題的,他們總是向前看,他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主宰自己的一切,包括快樂和痛苦。成功是美好的,但每個成功者都是從困苦中掙紮過來的。隻有樂觀的人,也隻有持樂觀生活習慣的人,以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於是便能想盡辦法,才能夠戰勝這些困苦和壓力,並且不斷前進,從而走向成功。這種堅定不移的精神對創業初期麵對各種困難時尤其重要。

作為一家成立於2000年的高新企業,在與國外大公司和華為等國內領先企業的競爭中,鄭海濤通過兩次重要的融資使北京數碼視訊科技有限公司在3年的時間裏取得迅猛的發展。在最困難的時候,鄭海濤也曾動搖過,但他從來都沒有放棄。他在最困難的時候跟柳傳誌先生有一段故事。鄭海濤曾應邀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的《對話》節目,特邀嘉賓是柳傳誌。在現場,作為聽眾,鄭海濤問了柳傳誌兩個問題:在你創業成功的過程中,機遇起了多大作用?在IT產業如此困難的時候是否有過動搖?鄭海濤回憶說,這些問題與其說是在問柳傳誌,不如說是在問自己。柳傳誌的回答是,機遇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自身的努力和實力;就算怎麼困難,他也從來沒有動搖過。這位鼎鼎大名的創業前輩給了鄭海濤很大的信心。

柳傳誌有堅定的自信心,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所以他創業成功了;而鄭海濤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曾產生過動搖,但他從柳傳誌這位創業前輩身上獲得了自信心,結果也獲取了創業的成功。如果鄭海濤在創業最困難、心理上產生動搖的時候,不曾從柳傳誌身上或外界中獲取自信心,那他很可能在猶豫不決中搖擺,由動搖漸變為心灰意冷,中途放棄或任其走到哪算哪,那麼其結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見,創業成功的要素其實就掌握在創業者自己的手中。創業成功是運用PMA的結果。創業者能否成功,並非由人的其他因素,而是由他自己的心態所製約。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信念就是截然不同,而我們現在對自我評價的信念往往就支配了我們的未來。如果我們相信美妙,未來就會過著美妙的日子;如果我們自行設限,轉瞬之間那些限製就在眼前。所以,若我們相信有可能會成真的事,它就必會如你所願。有些人雖有熱情,但對自己的能力懷疑或期許不高,因而從未采取能讓願望實現的行動。但成功者不然,他知道所追求的並且相信能夠獲得,他們有足夠的自信讓自己成功。自信猶如汽油,推動你的人生之車駛向卓越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