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篇 1.日俄戰爭〈1904〉——在第三方戰場上進行的瓜分遊戲(2 / 2)

爆炸聲和炮聲驚動了整個旅順。當時俄國艦隊軍官正在城裏舉行晚宴,慶祝艦隊司令施塔克將軍夫人的命名日。要塞內不知道港灣裏出了什麼事。司令部查問,下麵回答說是實彈射擊。直到黎明時發現港口附近被擊中的船骸,才真相大白。

日本艦隊的突然襲擊給俄國艦隊造成了重大損失。日艦雖取得了海上的相對優勢,但還沒有完全掌握製海權,因為俄國艦隊沒有被全部消滅。

旅順不“順”,拉鋸戰中損兵折將

隻要旅順繼續掌握在俄國手中,它的艦隊就隨時可威脅在“南滿”登陸的日軍海上交通線。不占領旅順,日軍無法在東北進行大規模的地麵作戰。因此,在將近1個月的時間內,日方積極準備對旅順的第2次進攻,專門編組了執行這項任務的第3軍,任命乃木希典為軍長,此人頗有來頭,甲午戰爭時擔任旅長,曾一舉攻克旅順。

日本人的縝密和俄國人的糊塗形成鮮明對比。此時,防守旅順外圍各隘口的俄軍第44、第7兩個師,兵力約1.6萬人,火炮70門,另有戰艦支援。但在斯捷塞爾指揮下,節節敗退。7月30日,俄軍放棄旅順外圍最後一道天然屏障——狼山,甚至連日本人也沒有想到俄軍退卻如此之快。

日方鑒於自己兵力不足,而此時俄國增援部隊正源源開到遠東,戰爭曠日持久對日不利。因此,日本統帥部利用沙河會戰後俄軍按兵不動之機,將全部後備力量投入對旅順的攻擊,力爭盡快奪取旅順。

9月19日,日軍發動第2次強攻,到了10月30日,發起了第3次強攻,但仍然沒有取得重大進展。大山岩命令乃木希典交出指揮權。暫時由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指揮,兒玉對炮兵的運用遠遠強於乃木,經過調整部署後,一天就攻克了203高地。

高地的陷落,基本上決定了旅順戰局的命運。日軍在高地上建立觀察哨,校正炮兵射擊,以大口徑榴彈炮襲擊俄國艦隊,1月2日俄方正式簽訂投降文書。

◇知識拓展◇

日俄戰場上的“中國間諜”

中國文壇巨匠魯迅的“棄醫從文”就是始於這場戰爭中的那段錄像,錄像上是給俄國人做“間諜”的中國人被日本人抓住處死的鏡頭。那這些中國人是怎麼變成“間諜”的呢?

日俄戰爭在中國領土東北地區進行,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竟宣布局外“中立”,日俄兩國隻是表麵上承認中國的中立。實際上中國外務部通電中明確聲明:“(東北)三省城池衙署、民命財產,兩國均不得損傷”。然而日俄兩國卻膽大妄為,公然破壞中立條規和聲明。

9月16日,日俄兩軍在沙河沿交戰,藏於屯中的李繼常等9人“均被槍決斃命”。日軍則誣平民為“間諜”,“成批殺害”,奉天各縣均有一二百人被殺害。1904年9月24日,增祺派部下高等官兵一名到沙河堡偵查日俄舉動,竟被日軍“處以軍律”。奉天委員馬文卿縣令往新民查賬,竟被誣認為俄國間諜,“遂被日軍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