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篇 14.西西裏島登陸戰〈1943〉——海防線上的一場惡戰(2 / 2)

7月11日,西西裏島守軍在意軍古佐尼中將的指揮下準備進行反擊。激烈的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天,德軍坦克幾乎推進到距離美國第7集團軍灘頭陣地不到2公裏的地方。

當時巴頓將軍親臨前線指揮美軍奮力反擊,海軍也用最猛烈的炮火攻擊德軍坦克。結果到了傍晚,德軍已經損失掉了大批坦克,隻好進行撤退。就這樣,美軍趁勢攻占傑拉城。12日,東麵的英第8集團軍也攻克了錫臘庫紮。

德意軍隊在第一次反攻失敗之後,凱塞林知道大勢已去,隻好與盟軍通過混戰來拖延時間,牽製住盟軍,然後通過墨西拿海峽退至意大利的卡拉布裏亞。希特勒完全批準了凱塞林的計劃,並將駐卡拉布裏亞的德軍第29裝甲師和駐法國的第1空降師調往西西裏島。在加強兵力的同時,德意部隊也在加緊進行調動,構築了一條從恩納到卡塔尼亞的堅固防線。

7月13日,蒙哥馬利手下的第13軍開始奮力突擊卡塔尼亞,盟軍的145架飛機載著英第1空降旅1900名士兵從突尼斯出發準備在卡塔尼亞空降,與地麵部隊進行配合。

德軍方麵以德戈林裝甲師和第1空降師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結果很明顯,牢牢地控製著從卡塔尼亞通向墨西拿的海岸公路。蒙哥馬利正麵進攻受挫,隻好讓第30軍繞過埃德納火山西側,在美第7集團軍的支援下進攻墨西拿。

巴頓看見蒙哥馬利在戰場上唱主角非常不甘心,他兵分兩路,一路由布萊德雷率領美第2軍在西西裏島中部支援英軍作戰,另一路由凱斯將軍率領1個暫編軍直取西西裏首府巴勒莫。

7月22日,美軍不費吹灰之力攻占巴勒莫,俘虜意軍5.3萬人。與此同時,蒙哥馬利則在兩個重要方向上陷入了困境,他的第13軍被阻於卡塔尼亞,而向西迂回的第30軍也在阿德拉諾地區徘徊不前。

巴頓和布萊德雷得知蒙哥馬利受阻的消息,決心要變助攻為主攻,搶在蒙哥馬利之前拿下墨西拿,從而一洗英國宣傳機器的奚落和咒罵。

布萊德雷的美第2軍在攻占北部的佩特拉裏亞之後,迅速調頭開始東進,沿北海岸公路直撲墨西拿。

8月1日,艾倫指揮的美軍“大紅一師”向特羅伊納發起進攻。攻擊才剛開始,由於艾倫低估了德軍的兵力和戰鬥力,導致自己傷亡慘重,敗下陣來。而德軍開始死守特羅伊納,與美軍殊死搏鬥了六天七夜才撤離該城。

8月5日,英第8集團軍終於攻克卡塔尼亞,開始沿東海岸公路向墨西拿推進。德軍的迎敵計劃是邊打邊撤,沿途過河炸橋,而且還埋下了數以萬計的地雷。8月10日,當德意部隊退到墨西拿附近的時候,由於盟軍沒有切斷墨西拿海峽,4萬德軍和7萬意軍用了六天七夜的時間,完成了向意大利本土敦克爾克式的大撤退。

敦克爾克大撤退

盟軍內部的小爭鬥

之後,盟軍向墨西拿的進軍變成了美英兩國軍隊的賽跑。8月16日傍晚,美軍第3師的先頭部隊到達墨西拿城下。8月17日上午6時30分,美先遣部隊進入墨西拿。當天,島上的一切抵抗均告停止,西西裏島登陸戰結束。盟軍占領了西西裏島,從此在地中海往來無阻,打開了登陸歐洲的大門。

◇知識拓展◇

西西裏島

西西裏島是地中海最大的島嶼,意大利的屬地,整個島嶼成三角形,全島麵積為25700平方公裏,人口約400多萬。

全島東西長300公裏,南北最寬處為200公裏,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高處是埃德納火山。島上西北角為巴勒莫港,東北角為墨西拿港,距意大利本土的卡拉布裏亞市隻有一條狹窄的墨西拿海狹相隔,東南角有錫臘庫紮港,整個島嶼是易守難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