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1 / 1)

前 言

在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整天悶悶不樂,做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臉上總是顯示一副不快樂甚至很悲傷的表情,同時還有情緒低落、消極悲觀、失眠等症狀,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憂鬱。現如今,憂鬱已經成了一種困擾整個人類的“文明病”,而唯一能根治這種病的隻有自己,即“自救”。正如著名作家畢淑敏所描寫的那樣:“隨著現代社會的發達,憂鬱更成了傳染的通病。‘憂鬱症’已經如同感冒病毒一般,在都市悄悄蔓延流行。憂鬱像霧,難以形容。它是一種情感的陷落,是一種低潮感覺狀態……”“每一個人,在一生的某個時刻,都曾和憂鬱狹路相逢”。

有人將憂鬱的發生歸咎於社會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競爭過於激烈,就像任何事情發生變化內因都是主要原因一樣,這些隻不過是添了一把火罷了。想想看,人生在世,誰能逃得了生離死別、歡喜悲傷呢?既然逃不了,就有被憂鬱“相中”的可能。也就是說,憂鬱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中都可能產生。它並不隻出現在身陷絕境的痛苦中,也會出現在功成名就之後;既不會偏愛特殊的人,也不會放過普通人。

但是,很多人會想:“憂鬱既然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命中注定的。那麼,我們能否通過各種努力去避免憂鬱的產生呢?”事實上,這樣的想法隻能是一種幻想,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憂鬱也屬於七情六欲中的一種情緒。所以,試圖逃避憂鬱、完全杜絕憂鬱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但是,不能避免憂鬱的侵襲,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照單全收。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心態和適當的發泄來減輕憂鬱,將憂鬱從身體裏趕出去。

改變心態的秘訣是:順其自然,尋求平衡,保持彈性。順其自然,就是不強求、不奢望,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尋求平衡,就是把失去當做得到,把失敗當做另一種成功,把酸堿度中和掉;保持彈性,就是柔中有剛,能屈能伸,做水一樣的人。

發泄的秘訣就是看得開,拋開身上的包袱,歸零藝術。

當憂鬱真的降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若已經傷害很深,就醫是最及時有效的方法;而對眾多受到憂鬱困擾的人來說,無需問醫,也不必吃藥,隻要保持一個平和、樂觀、健康的心態,就可以將憂鬱擋在身體之外,擋在生活圈子之外。我們要相信:心態決定命運,心態更決定生活。

本書從憂鬱的成因、心理特征、後果等11個方麵向人們提供了趕走憂鬱的方法,包括良好的心態、積極的生存哲學、有活力的生活、樂觀向上的精神、化繁為簡的處事方式、自信認真的人生追求、善待和感恩的心靈洗禮等,向人們展示一個全麵剿殺憂鬱的天羅地網,讓憂鬱無處藏身,從而幫助您擁有幸福的生活。

希望本書能幫您趕走內心的憂鬱,帶您走向一個快樂、美好的世界。

編 者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