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門在外莫大意——戶外安全篇 014.好像是中暑了
——預防孩子中暑
夏日炎炎,孩子在外麵玩得臉蛋通紅,滿頭大汗是常有的事。細心的媽媽要學會判斷孩子是不是中暑了。當孩子出現渾身發燙、體溫升高,同時顯得煩躁不安、頭痛惡心、心慌無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肌肉發生抽動時,這就是中暑了。
悶熱的夏天,熱量在人體內越積越多,不易散發。體溫就會從平時的37℃左右升到40℃以上。這時,下丘腦調節體溫的“司令部”控製失靈,不能再正常地指揮出汗,這就使人體的蓄熱大於散熱。當體溫達到42℃以上將會引起全身細胞變性,造成腦、心、肝、腎等重要髒器的功能受到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對於中暑,要及早發現,盡快治療。
【場景小故事】
9月17日,一切都是照舊,陽陽還是蹦蹦跳跳的上了幼兒園的校車,陽光也是明媚的刺眼!可是……當陽陽的媽媽再次看到他時,是這樣的場景:陽陽光著身子,眼角掛著淚水,鼻子上有點血,嘴唇半閉著,身體呈紫藍色,肚子腫脹。隻是可惜再也醒不過來。
原來,因為幼兒園老師的疏忽,陽陽被遺忘在校車內,在烈日下悶了7個小時,就這樣,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生命,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屍體。
由於持續的高溫天氣,成成被媽媽從幼兒園接回來以後,媽媽便發現他有些不大對勁。那麼熱的天氣,爬完樓回到家以後,成成的身上幹淨的一滴汗都沒有。坐在沙發上不一會兒,便說頭暈、沒力氣,想睡覺。媽媽這下著急了,估計成成是中暑了。於是就馬上找來風油精,給他擦在額頭和太陽穴,興許是風油精辣著了,成成開始哭鬧起來。如此大力氣的哭鬧,但是成成的身上還是沒有一點汗流出來,渾身的皮膚都很灼熱就是不出汗。這下可把媽媽給嚇壞了,抱上成成就往醫院趕。所幸沒什麼大礙!
【安全知識課堂】
所謂中暑,簡而言之就是身體所產生的熱能無法由正常的渠道排除,進而發生一連串的症狀。
天氣太熱時,即使是大人也常常不慎中暑,何況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還沒有發育成熟,如果在日光下暴露的時間稍長一些,往往因不能及時有效地調節而使體溫快速升高,由此引起中暑。
通常中暑是突然而來,當然在此之前會有一些跡象,比如孩子口渴、注意力不集中、大汗淋漓、身體無力;輕度中暑時,體溫突然升高,麵色發紅而皮膚幹熱,待到重度中暑時,孩子會麵色蒼白,脈搏細弱、呼吸加快,神智不清,甚至抽搐。當孩子出現這些症狀時應積極進行緊急救助。當然了,家長也可采取一些措施來預防孩子中暑。具體可以這樣做:
1.居室要經常通風透氣,室溫和濕度不可過高室溫保持在24攝氏度—28攝氏度,濕度60%—65%較為理想。
2.天氣炎熱時,媽媽往往讓寶寶睡得很晚,認為白天再不好好睡覺,就會擾亂寶寶的生物鍾,由此而使寶寶的體力下降,耐熱能力減弱,稍稍受熱就會發生中暑。恰恰相反,越是氣溫升高時,越應讓寶寶嚴格按照以往形成的作息規律起居。
3.去戶外時,要給寶寶穿得清爽,薄厚要適度,不可在暴烈的陽光下長久地玩耍或做劇烈的運動,最好在陰涼處活動。別忘了給寶寶戴上一頂輕便的遮陽帽以保護頭部,要不然很容易中暑。
4.由於氣溫高寶寶出很多的汗,因此要經常進行水分補充。除了多喝溫開水外,還可在飲食上給寶寶喝些清熱祛暑的粥類,尤其是在戶外活動後,更要馬上給寶寶喝水,出汗太多時,可喝一點加鹽的飲料或吃西瓜,以補充身體所需水分。
5.帶寶寶外出時,切不可把寶寶留在停駛的汽車內,即使是停在陰涼地。因為,陽光會不停地移動,可能過了一會兒汽車就完全暴露在強光下了。用不了多久,車內的溫度就會急劇上升。雖然車窗開著,但卻像是個烤箱,可使寶寶很快中暑。
陽光溫暖和煦,而且給大家帶來溫暖。頗得大家的喜愛。但是夏天的驕陽你還是那麼喜歡麼?由此看來,凡事都有兩麵性,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的確,夏天的溫度高的真是讓人受不了,盡管溫度那麼高,但小朋友們還是不會放棄玩耍的念頭。如此一來,這就要家長們費心了,眼睛要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樣,可以立刻覺察出孩子身體上所出現的異常情況。當然了,如果僅僅隻靠家長的話,那杜絕中暑意外的幾率還是有點高。所以,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自己玩的累了,感覺身體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告訴家長。這樣有了家長和孩子的良好合作,相信一定會把大太陽嚇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