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門在外莫大意——戶外安全篇 022.遭遇擁擠人群
——教孩子遠離踩踏事故
在那些空間有限,人群又相對集中的場所,例如球場、商場、狹窄的街道、室內通道或樓梯、影院、酒吧、夜總會、宗教朝聖的儀式上、彩票銷售點、超載的車輛、航行中的輪船等都隱藏著潛在的危險,當身處這樣的環境中時,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一定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近幾年來,在公共場所由於擁擠而發生踩踏事故並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情時有發生。碰到緊急情況都可能會因為擁擠、奔跑而形成無法控製的人流,造成人員的擠傷、踩傷。對於年幼體弱的孩子來說,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傷害。對於身處公共場所的個人來說,學會如何判別危險,如何離開危險地帶,如何在險境中自我保護非常重要。而對於孩子來說這一點就顯得更為重要,遇到擁擠的人群孩子難免要恐慌,建議家長要教會孩子自我防範。
【場景小故事】
場景一
某小學全體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興高采烈地去登山。一個多小時後,他們來到山腳下。一眼望去,上山的路隻有一條,而且還是呈階梯狀的石路。孩子們開始一邊爬山,一邊興奮地欣賞著山路兩邊的景色。每一層的台階上都擠滿了又蹦又跳的孩子們。忽然,不知誰從山頂喊了一聲:“狼來了,快跑呀!”孩子們受到了驚嚇,立即慌慌張張地往下跑,現場一片混亂。此次事件,踩死踩傷了幾十名小學生。
場景二
2006年5月10日,正值放學時間,某校突然發生停電,教學樓二、三、四層的學生正通過樓梯往下走。學生們剛開始還摸黑走了幾分鍾,突然,部分下樓的學生在一個樓梯拐彎處發生擁擠騷亂,接著就有學生摔倒了,黑暗的樓道裏有學生被踩的放聲大哭。一些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的學生被嚇得從教室裏直往外跑,結果造成十多名學生被踩倒在地,釀成慘劇。
【安全知識課堂】
在擁擠行進的人群中,如果前麵有人摔倒,而後麵不知情的人若繼續前行的話,人群中極易出現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連鎖倒地的擁擠踩踏現象。
專家分析認為,在人多擁擠的地方發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種,一般來講,當人群因恐慌、憤怒、興奮而情緒激動失去理智時,危險往往容易產生。如果你此時正好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傷害。在一些現實的案例中,許多傷亡者都是在剛剛意識到危險就被擁擠的人群踩在腳下,因此如何判別危險,怎樣離開危險境地,如何在險境中進行自我保護,就顯得非常重要。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人手進行指導:
1.不要一個人進入人群密集場所,當身處一個空間有限、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時,首先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2.當身處擁擠的人群時或發現擁擠人群正向著自己行走的方向湧來時,要想辦法馬上躲到一旁,但不要奔跑或用蠻力推人,以免被推倒在地。
3.如果發現路邊有可以暫時躲避的地方(商場、飯店等),要暫避一下,以免陷入擁擠的人群中。但不要靠近店鋪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被紮傷。
4.如果已經陷入人群,又無法躲避時,一定要先穩住雙腳,切記要和大多數人的前進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試圖超過別人,更不能逆行,要聽從指揮人員的口令。不要采用身體重心較低或者上身前傾的姿勢,也不要把手放在衣兜,以免輕易被推倒。即使隨身攜帶的物品掉了或鞋被踩掉了,也不要彎腰。
5.如有可能,要抓住身邊堅固牢靠的東西(如路燈柱、路旁的樹木等),待人群疏散後,再離開現場。
6.發現前麵有人突然摔倒,要馬上停下腳步,同時一定要大聲呼喊:“有人摔倒啦!”,告知後麵的人不要繼續向前,避免發生踩踏事故。
7.走路時要注意腳下,千萬要防止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故的誘發因素。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牆壁,使身體麵向牆壁,同時將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後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孩子們一定要謹記這些注意事項,隻有這樣才會在意外降臨的時候,做到臨危不亂,以及更好的保護自己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