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警惕校園意外——校園安全篇 051.為什麼要自殺(1 / 3)

第5章 警惕校園意外——校園安全篇 051.為什麼要自殺

——讓孩子遠離自殺

在千姿百態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如今的孩子已經不像爸爸媽媽當年那樣,隻要父母為我們吃飽穿暖,讓我們跨上書包走進校園,便覺得是一種幸福了。吃穿這種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他們不再缺少,他們缺少的是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選擇外界效應的意識。

麵對社會百態的心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種能力、這種意識、這種心態不是哪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引導、疏通潛移默化的。如果做父母的依舊像過去那樣,隻為孩子提供豐厚的物質基礎,而不去關注孩子的成長點滴,不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去關心孩子的心理發展 ,勢必會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礙而走下歧路。

青少年自殺的比例在整體人群中呈現一種不斷上升的趨勢,日益成為一種心理社會問題。這是家庭、社會都不願接受的現實,但是父母應該勇敢地去麵對生活,了解有關孩子自殺的因素,以及如何去遠離這些困擾。

【場景小故事】

場景一

浙江淳安縣梓桐鎮外桐中心小學3年級學生徐健,成績一直保持全班第一,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但是,在一次期中考試時,僅僅因為數學成績考了90分,名次降為班上的第5名就自殺身亡。據老師說,他的語文成績是98分,仍是班上最高的。

徐健的自殺確實很令人遺憾,一個聰明的孩子就因為一次“失敗”而身亡。想必他的父母更是悲傷不已。父母理應激勵孩子不斷進取和努力,同時,要培養孩子的承受力及其正確的價值觀。有的父母對孩子就是“唯分論”,以分數高低作為評價孩子的惟一的杠杆。

場景二

丹丹念小學時成績特別好,但升入初中後,因為不適應新的學習方式,丹丹的學習成績直線下落。對她抱有極高期望的媽媽看在眼裏,急在心頭。她不知道女兒身上發生了什麼事,也不想知道,她隻要丹丹把成績補上去。

指責、加壓、激將……各種“折磨人”的方法丹丹都嚐遍了,可就是不見起色。自尊心很強的丹丹又羞又恨,感到在同學麵前抬不起頭來,更無法麵對母親,漸漸出現了上學恐懼症:一看到校門就雙腿發軟、惡心頭暈,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厭惡感。“我知道自己不對,但我真的無法克服這種恐懼!太痛苦了!”丹丹在日記裏這樣寫。終於有一天,丹丹吞下了50多粒安眠藥,被送往醫院急救。發生了這件事後,丹丹的母親沒有和女兒溝通,隻是把家中的安眠藥藏了起來,但她沒想到,被搶救過來的丹丹又將刀片伸向自己的手腕……

丹丹在遇到學習壓力時,不僅得不到幫助,還必須要麵對母親功利的逼迫,如此一來,孤獨無助的丹丹才選擇了絕路。

父母自身先要有健康、樂觀的心態,並以此來潛移默化影響自己的孩子。另外,父母對於孩子的強烈情緒惡化,要密切關注,多與孩子交流。細心的父母不難洞察出孩子的心靈。

【安全知識課堂】

90%試圖自殺的青少年會發出或明或暗的危險信號。如果父母已感覺出這種“信號”,不妨與孩子聊聊高考的孩子落榜而自殺的事情。雖然這個話題可能會讓敏感的孩子有些沮喪,但這是“對症下藥”之策。父母可以直接深入孩子的心靈深處去拯救孩子。

如果孩子說出活得沒意思之類的話語,覺得自己生不如死。父母切勿掉以輕心,以為孩子隻是說說而已,其實這是求救的信號,他在生與死的線上進行掙紮。當父母意識到事情較為嚴重時,可以求助於老師、同學,或者是請心理專家等人幫助孩子擺脫困境。

每個孩子都在家庭裏成長著,父母都很愛子女,但孩子未必就擁有幸福的家庭。與日俱增的離婚率,對於尚未成熟的孩子來說是強烈的傷害。

斯克脫?普蘭德在《學校中的自殺》一書中提到,經調查,一半以上的被調查對象認為家庭問題是誘發年輕人自殺的重要原因。家庭問題包括長期的憂慮、壓力。家庭內部使用毒品和酒精,離婚和法律問題——所有這些都會造成兒童的自尊問題。

未成年的孩子,離不開家庭的嗬護和關愛。但是,父母經常吵架鬧離婚,孩子又如何能夠平靜的生活!有的父母離異了,孩子難以接受“新環境”,容易產生厭家情緒,甚至會因苦悶、抑鬱導致自殺。

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也是父母最為直接和密切的師長。所以父母自身應具備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個性品質,才能為孩子帶來正常家庭的幸福和溫暖。

如何預防孩子產生可怕的自殺念頭?如何在孩子有自殺傾向時及時製止?

首先要理解孩子。比如早戀,青春期誰沒有情動的時候,家長發現後不宜嚴厲製止,而應該以商量的態度和孩子溝通如何正確看待青春期交友的問題。如果一上來就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孩子馬上就會產生抗拒心理,決不願意把心裏話告訴你了。

其次,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即指獨立克服困難的能力,也包括求助的能力,因為很多自殺的孩子是因為無助又不知道找誰求助,最後在絕望中離開人世的。

最後,家長要重視並學會識別孩子情緒的波動和情緒障礙。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軀體毛病非常重視,寧願請假也要陪孩子去看發燒,但對於情緒上的問題卻一拖再拖。

做父母的應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需要珍重再珍重!

校園安全常識

校園安全歌

小學生 要知道 上學校 要自保 校園內 知禮儀 不亂跑 防摔跤 樓道間 輕步走 靠右行 要注意 教室裏 懂規矩 爭達標 賽學習 休息時 要放鬆 到操場 做活動 玩遊戲 要注意 危險事 不要理 就餐時 要愛惜 講衛生 守紀律 就餐後 別亂走 排好隊 洗餐具 體育課 先準備 聽指揮 煉身體 放學了 別亂跑 隨路隊 講秩序 好與壞 要分清 壞行為 敢鬥爭 好習慣 早養成 受教育 終生益

校內臨危逃生的基本原則

1.保持鎮靜,趨利避害。

2.學會自救、保護自己。

3.想方設法,不斷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