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李詠——活潑搞笑的“東拉西扯” 自嘲也是一種魅力(2 / 2)

張大千自嘲為小人,好似自貶,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既表現了張大千的豁達胸懷,又製造了寬鬆和諧的交談氛圍。這樣的自嘲,或者說自貶,並不是拿自己的缺陷來開玩笑,而是故意貶低自己,為的是褒揚對方。這是君子的行為。

3公眾人物用自嘲來拉近距離。

人際交往中,身在高位者或明星大腕們,與人打交道容易讓人感到有架子。可能是因為他人過於緊張、有壓力。通常而言,開開自己的玩笑,可以緩解他人壓力,還能讓一般人覺得有人情味,和普通老百姓一樣,從而讓人心裏舒坦。

崔永元經常拿自己開涮,他笑稱自己之所以從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選拔到中央電視台,是因為自己長得醜,對不起觀眾。那年,他的朋友在中央電視台辦了個新欄目叫《東方時空》,找到崔永元問有沒有長得比較醜一點的人去給他們做主持。崔永元就大力推薦了白岩鬆,當時他心裏有個小九九:他這樣的人要是能行,那我不就更行了嗎?沒想到一到那兒白岩鬆就火了。兩年後他的朋友又找到崔永元讓他再給他們推薦一個白岩鬆那樣的人,這一次崔永元說:“哎喲,沒啦,要選的話隻有我自己了。”

崔永元的自嘲常常讓人們看到他自嘲背後的智慧,而完全忽略容貌。因此,崔永元不但自詡為“鄰居大媽的兒子”,也真的做到了這一點,在隨便的一條路邊,在某個小區裏……崔永元都像鄰居、朋友似的和那些不相識的人們輕鬆地聊天。這恐怕不是每個名人都能做到的。

3 笑自己的長相或笑自己做得不甚漂亮的事情,會使你變得較有人性。如果你碰巧長得英俊或美麗,試試你的其他缺點。如果你真的沒有什麼缺點就虛構一個,缺點通常不難找到。

一位大學足球隊的教練,有人向他問起某位明星球員。這位教練說:“他是大四學生,很不錯的球員。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已經大四了。”

如果你的特點、能力或成就可能引起他人的妒忌甚至畏懼,那麼,試著去改變這些不好的看法。例如,你可以說一句妙語:“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你以取笑自己來和他人一起笑,會幫助他人喜歡你,尊敬你,甚至敬佩你。

“我喜歡你”導致“我了解你”,進而“我相信你”。於是,你最後達到的目標便是信任。當別人信任你時,你便能影響他們,使他們鞭策自己去發掘他們的潛能。這也正是每一個人在與人溝通時、積極向上時的最終目標。

當然,自嘲也要把握一定的分寸,過了就失去了效果。

力求個性化、形象性並學會適當的自嘲,往往可以使自己說話變得有趣起來。幽默力量能認同幽默的事物。因此真正偉大的人物會笑自己,也鼓勵別人和他一起笑。他們以與人分享人性來給予並獲得,你也能做到!

審時度勢,相機而用。自嘲雖具有一定的表達功能,但也有明顯的局限性,充其量它不過是一種輔助性的表達手段,不宜到處濫用。比如,對話答辯、座談討論、調查訪問等,就不宜使用自嘲,而應直抒胸臆、坦率誠實地吐露思想觀點,介紹情況,回答問題。如果不看場合時機,隨意使用自嘲,就會弄巧成拙。

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態度。具有積極意義的“自嘲”,包含著自嘲者強烈的自尊、自愛和責任感。自嘲者不過是采取了一種貌似消極,實為積極的促使交際向好的方向轉化的手段。而玩世不恭,則是人們對世事表現出的冷漠、譏諷和不負責任的態度。如果自嘲出於這種態度的話,就會失去任何積極意義,有害於交際。

運用自嘲當適可而止。自嘲有時具有“嘲人”的刺激作用,運用它應格外慎重。通常情況下,應是“點到為止”,讓人意會即可,不能一味放縱,喋喋不休。過分的自嘲,也會導致交際出現危機。如果恣意運用自嘲指桑罵槐、含沙射影、泄私憤、圖報複,那後果就會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