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王小丫——幹練機敏的快言快語 幹練、機敏、快言快語
一個人的性格會在外貌、舉止、語言等方麵反映出來。比如,一個慢性子的人,一般來說大概是不會留寸頭的;做事走路都是慢節奏的,因為他不著急;說話自然也是慢條斯理的,綿軟無力……一個急性子的人,形象上一般會要求利索、精幹;做事走路也不會拖遝,未必是雷厲風行的,但一定是快節奏的;尤其體現在說話上,就會是快言快語,很帶勁。
《開心辭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在很多人眼裏,就是一個幹練、機敏、快人快語的形象。而幹練和機敏會通過快言快語更好地展現出來,所以,從她的語言中,我們就能夠捕捉到這樣的性格特征。
王小丫拒絕過很多的采訪,也得罪了很多的人。麵對記者對此的疑惑,她這樣回答:
“我是做主持人,做記者的,我的工作是采訪別人,我為什麼一定要讓別人采訪?那不是我的義務,我並不想做公眾人物。”
這樣的語氣、語調,這樣的說話口吻,很難讓人和節目中那個一臉燦爛笑容的她聯係起來,但又能找到其中的聯係——真實、本色。
“我沒覺得自己有什麼名氣。我的生活方式並沒有什麼變化,和幾個好朋友隔三差五地吃火鍋仍是我的享受,實際上,我害怕過明星的生活。
“有人說,屏幕上的王小丫平易近人。我就想,平易近人四個字可以用在偉人身上,我算什麼,我憑什麼不平易近人啊,我從沒想過要成為一個怎樣了不起的人。普通工薪階層有什麼煩惱我就有什麼煩惱。電費水費得按時到銀行去交,水管壞了自己去買,保險絲斷了我自己都會修……這都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啊,別看我們做主持人風風光光,可台下該怎麼活就得怎麼活。我努力工作,因為我得養活自己。”
聽著這樣的話,閉著眼睛想,說這話的人也是一個“辣”角色。王小丫說話就是這樣帶勁,有時候可能讓人感到突兀,聽得一愣一愣的,但她的不以為然卻又是出自本能。她很喜歡崔永元的《不過如此》,尤其喜歡書名。很多事情在她看來就是不過如此,包括現在自己真實的生活,“我可以穿著拖鞋在菜市場討價還價,可以隨便逛街而沒人叫我的名字,過自己隨心所欲的生活,這比什麼都重要。”
幹練的王小丫在節目中展現了自己的利落,她的標誌性動作做得很幹淨利索,給人的印象是幹練、麻利、機敏,看她的節目感覺很痛快。記者問起她“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同樣灑脫自如?”她提高聲調、略帶質疑地叫道:
“灑脫?剛做《開心詞典》的時候,每次上台都會出汗。一邊緊張一邊生氣,覺得自己笨得不能饒恕。現在雖然不至於出汗了,也還會很緊張。
“我小時候是個很內向很好靜的孩子。上學時,別的孩子瘋啊鬧啊,我卻總是在旁邊看著……
“後來做了記者,做了主持人,你不說話怎麼辦?你就是靠說話生存的!”原來她的伶牙俐齒竟然是被逼無奈。
雖然述說的是無奈和緊張,但是從她的語言中感受到的還是灑脫。被逼無奈也罷,不服輸也好,今天的一切都說明了她的付出是值得的。這何嚐不是一種人生的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