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信口道:“強不強這事我怎麼說呢?我這人是這樣的,就好像中國足球隊有一個毛病:遇弱不強、遇強不弱。”
用精妙的類比,讓人們看到了她的“衝勁”,但其中也不無有趣與回味之處。
有觀眾問:“你是怎樣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出現亮點,讓人覺得楊瀾的魅力是無限的?”
楊瀾顧左右而言他:“這個演播室向來就熱,你說完了我覺得更熱了。我沒有什麼特別的魅力,其間有很多失意的時候、非常有挫折感的時候、非常不自信的時候。”
麵對別人的讚揚,她同樣以一種不假思索、誠惶誠恐的語言方式予以婉謝。一連串的“不”,坦率地道出了自身的“陰暗麵”而毫無忌諱,這樣的自信和口才也正是她深愛觀眾喜愛的緣由。
自信就是一種真實地麵對自己,坦然地麵對自己的內心,不遮掩、不虛偽,享受人生的真實。這樣的自信本身就是一種魅力的展現。作為一位著名的主持人,麵對眾多的觀眾,能夠將自己的內心,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真實地呈現出來,想必沒有多少名人能夠做到吧?
接受采訪,主持人問:“怎麼你增肥的效果會這麼好呢?”
楊瀾一語戳穿“奧秘”:“女性最幸福的肥胖就是懷孕啊!”
主持人問:“生孩子會不會停下工作?”
楊瀾侃侃而談:“生完孩子肯定要照顧一些時間,我想明年再做節目吧。可是我估計到了明年,像你這樣的主持人,把我們的飯碗都搶光了,我們也就沒什麼可做的了。”
因了女性特有的感覺,她用“懷孕”解釋了“增肥”,用看似玩笑話展現了做母親的驕傲和對工作的認真。從某種程度上說,主持人敢於問增肥的問題、生孩子的問題,本身就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楊瀾的率真和真性情,而她的回答自信中不乏意味。
麵對如今的成功,相比過去曾經曆的坎坷和艱難,楊瀾沒有回避,更沒有絲毫的炫耀,有的隻是坦率。這種坦率就是一種麵對自己的真實,就是一種走過挫折的智慧和感悟,就是一種人生得到升華的自信。
觀眾問她何以能不斷閃現亮點時,她反其道而行之,大談初赴美國時所遭遇的種種“滑鐵盧”:“別人聽我英語講得這麼地道,怎麼連電腦也不會用,噢,那時我才覺得自己像一個幼兒園的兒童一樣。就是說著大人的話,可對這個社會的了解卻像兒童,特別不適應,挫折感特強。”
當一個人過盡千帆,然後站在高處審視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的時候,就多了一份洞察和感悟,多了一份透徹和從容。
一次她問某女學生觀眾:“長大了幹嗎?”對方說:“長大了一定當名作家。”楊瀾不以為然地歎了口氣:“你當作家就行了,為什麼非要把目標定在當名作家上呢?”那女生說:“沒有名還活著幹嗎呢?”楊瀾以此事為切入點,對觀眾袒露心跡道:“一個人要做成什麼事,如果僅從主觀上認為隻是為做這件事,而把整個的人生變得非常片麵狹窄,我是從根本上反對的。我更希望做一個幸福的人,而不僅是個成功的人。”
她的這番話,在觸景生情之中,又附帶衍生出一番人生哲理,同時還稍帶批評了那種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人生態度,顯現其言談可貴的率直一麵。
有的時候,口才就是一種真實,一種敢於麵對自己和世間的真實,有了這樣的真實,每一個生命的瞬間和階段就都是一種色彩的綻放和人生的提升,將這樣的美好原原本本地表達出來,就是一種絕美的口才。這樣的口才也印證著自信對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