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把家庭折騰得妻離子散 5.痛苦的一刀——揭秘宮刑(1 / 3)

第一章 他把家庭折騰得妻離子散 5.痛苦的一刀——揭秘宮刑

古時候給男人施宮刑的手術叫“去勢”。那麼,“去勢”是怎樣的一種手術?

《正字通》曰:“男子勢曰陰(陰莖)”。《韻會》解釋說:“外腎(陰囊,學名睾丸)為勢,宮刑男子割勢”。據有關文獻己載,太監們在閹割時曾經有過騸(隻去掉睾丸)或割(指割去睾丸及陰莖部分)兩種情況。

讀到這裏,也許有些讀者會提出一個問題:魏忠賢到底隻需要割去睾丸呢?還是睾丸和陰莖都得割去?

在古埃及,去勢時,先用熱毛巾包住性器官,通過增大局部血流量起到鎮痛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此來達到消毒殺菌的目的,以免刀口感染導致死亡。接下來由專人手持鋒利的小刀迅速動作,將生殖器官連睾丸帶陰莖一齊割下來。同時用煮沸的熱油和灰土止住刀口的鮮血,並用一根金屬細棒插入尿道,防止傷口愈合使尿道受阻。接著把去勢之人的陰部埋入事先濾洗過的細沙之中。如此這般,過了一周以後,傷口開始愈合,整個“工序”即告結束。這種去勢之術非常笨拙殘忍,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六十。

古代印度人的去勢手術成功率很高。傳說在孟加爾王朝時代,請求閹割入宮的人要先服鴉片,以起到麻醉止痛的作用。然後使坐定在一種特製的座椅上,用椅子上的竹片夾緊陽具。—位閹割師傅提刀沿著竹片迅速而準確地順勢將陽具切下,然後立即用特製的油脂塗抹傷口並仔細包紮。手術後,閹者仰臥不動,由別人給他喂食。

那麼,中國的去勢手術是怎樣的?

明清之前,內宮允許騸(隻去掉睾丸),但是到了明代,為了防止有假性人魚目混珠,皇室嚴令禁絕騸。閹人進入大內均要驗明正身,下身除了排尿的窟窿處,嚴禁有任何“附生物”。

在故宮西華門外,有間破屋名叫“廠子”。這“廠子”便是那些靠“閹人”為生的“刀子客”設立的。他們從事著有師承的獨門生意。閹割一人的標準收費是五至六兩白銀。如果沒有錢兩,必須要有頭有臉的前輩太監做保。

閹割過程:讓受閹者仰臥床上,一名徒弟按住腰稈,兩名徒弟各抓—腳。或者用細繩將被閹者的四肢捆綁結實,以免手術中間因為疼痛難忍而掙脫。準備工作完工後,刀子客—而再再而三地反複詢問受閹者:“後不後悔?”與此同時,徒弟們用白布紮緊下腹及雙股上部,陰莖和睾丸也都用辣椒沸水滾燙過。當受閹者堅定地回答“不後悔”之後,說時遲,那時快,“刷”地一刀下去,陰莖就會連同睾丸一並切割下來。這時要用止血藥粉將噴湧而出的鮮血止住,再用白蠟做成的小棍插進尿道並固定好。最後將傷口用冷水浸過的紙包裹起來。這時候,受閹者千萬不能躺床休息,否則便會引起尿道劇痛,以至留下尿道痙攣後遺症。因此,去勢之術完畢後,由兩個人架扶著在房中來回挪行兩三個小時方可休息。閹割過後,三天內不許喝水,以免膀胱過於腫脹,引發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症。據說這三天由於傷口幹痛欲裂,苦痛難耐,因此太監們管這三天喚作“鬼門三日遊”。三天過後,傷口初步愈合,即拔掉白蠟棍,尿奔湧而出,就表示手術大獲成功。對於去勢時割下來的陽具,不能隨意丟棄,一定要花些銀兩將它放入錦盒中,拜托比較有名的寺廟妥善保存。人們管閹人的陽具叫作“寶貝兒”,把錦盒安置在寺廟高架上這一禮儀,稱為“高升”,意即出人頭地。太監臨死之前一定得找到“寶貝兒”,死後讓人在原處縫上。這樣到了陰曹地府,才不致因屍首不全,被閻王打入餓鬼層,背上下輩子變母驢的惡運。

宣統年間,有個名叫張福來的太監在描述去勢之術時說他挨了兩刀,他詳細記述了去勢的過程:

“淨身的人至少要向刀客交納三十斤小米作為—個月的夥食;幾擔莖麻杆或用來燒炕的玉米棒子或柴火,等到淨完身後燒成熱灰清除下身髒物用。淨身特別要留心季節和天氣的變化,最好是在春末夏初。這時候,氣候溫和舒暢,又沒有蚊蟲的叮咬,所以不會引起傷口發炎。

“淨身之前,炕上得放上一塊門板,那是讓淨身者躺下用的。門板要用磚墊起來,兩頭離炕四五寸高。然後在門板周圍鋪上厚厚一層稻草。這時,刀客們已經找好拔節的新大麥,把它剪好,切口一定得圓溜溜的。這東西是用來插入尿道,不使肉芽長死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