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獨到眼光,覓取機遇 在冷門中覓得機遇(1 / 2)

第二章:獨到眼光,覓取機遇 在冷門中覓得機遇

本節關鍵觀點:

? 冷門機遇可能不被人所重視,但是這也是冷門機遇的一個優勢——因為不被人看好,因而競爭對手相對較少,這樣更有利於開創自己的事業。

19世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黃金,於是出現了一股淘金熱潮,許多人跑到加利福尼亞州去挖黃金。當時年僅17歲的小農夫亞摩爾也準備去碰碰運氣。他窮得買不起船票,跟著大篷車風餐露宿奔向加州。

因為挖黃金完全是力氣活,再加上環境惡劣,亞摩爾感覺很不適應。挖了一段時間,他正準備放棄。一日,他聽到找金礦的人抱怨聲,“要是有一壺涼水,我就給他一塊金幣。”後來,由於沒有水喝,有人甚至說:“誰要是讓我痛飲一頓,老子就出兩個金幣報答他也無所謂。”原來,礦山裏氣候幹燥,水源奇缺,找金礦的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沒有水喝。

這些找礦人的牢騷,給了亞摩爾一個啟發。他想,既然自己不適合挖金礦,不如賣水給找金礦的人喝,也許比找金子賺錢更快。於是,他毅然放棄了找金礦,轉而開始向找金礦的人賣水。

他開始挖水渠引水,經過過濾,變成清涼可口的飲用水,把水裝進桶裏、壺裏,賣給找金礦的人們。當時還有不少人嘲笑他,說大家來加州是為了找金子發大財,幹這種蠅頭小利的生意何必背井離鄉跑到加州來。亞摩爾並不在意別人的冷言冷語,繼續賣他的飲用水。

因為,挖金子的人多,且對水的需求大,同時又沒有願意幹賣水的生意。很快,亞摩爾就賺到了6000美元,這在當時是很可觀的。一些挖金礦的人卻因為找不到金礦而忍饑挨餓流落他鄉。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習慣去抓一些看似沒有多少前途的機會,但是他們又抓不住很有前途的機會,結果終生碌碌無為。其實,從市場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冷門還是熱門,有需求就有機遇。

當然,相比於熱門機遇,冷門機遇可能不被人所重視,但是這也是冷門機遇的一個優勢——因為不被人看好,因而競爭對手相對較少,這樣更有利於成功。

霍英東先生是舉世聞名的億萬富翁。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房地產業得到發展,他也在房地產業大賺了一筆。同時,房地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建築材料業,但是,當時香港掏沙業是企業家們很少問津的一個行業,因為這一業務用工多,獲利少,賺錢難。

霍英東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隨著建築業的發展,河沙的需要量會越來越大,是個很有潛力的市場,加上許多大企業不屑一顧,這正是一個有利可圖的良好機會,掏沙業在香港大有賺頭。

當時,掏沙業用工多、獲利少、賺錢難,但是這沒有妨礙霍英東進入掏沙業。不願守舊的霍英東試圖改革,他花7000元港幣從海軍船塢買來挖沙機器,用機械操作,效率大大提高。此後,又進一步改用機船掏沙,派人到歐洲重金訂購了一批先進的掏沙機船,以後又親自到泰國,向泰國政府港監,以港幣130多萬元購買了一艘大挖沙船,載重2890噸,每20分鍾可挖取海沙2000噸,自動卸入船艙。此外,他還捷足先登,通過投標,承包海沙供應,自此掏沙業迅速發展,開創了挖海沙的新局麵。

後來,霍英東先生擁有設備先進的挖泥船20多艘,生意也相當紅火。這些挖泥船成了他的搖錢樹,而掏沙業成了他的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