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別出心裁,創造機遇 在思考中挖掘機遇(1 / 2)

第三章:別出心裁,創造機遇 在思考中挖掘機遇

本節關鍵觀點:

?人不怕口袋空空,隻怕腦袋空空。隻要肯動腦筋,垃圾也能變成黃金。也就是說,真正的財富不是口袋有多少錢,而是腦袋有多少東西。

在IBM全世界管理人員的桌上,都擺著一個金屬板,上麵寫著“Think”。這個詞是IBM創始人華特森(Thomas J Watson)提出來的。一次,在他主持的銷售會議上,氣氛沉悶,無人發言,於是,華特森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很大的“Think”,然後對大家說:“我們共同缺的是,對每一個問題充分地去思考,別忘了,我們都是靠腦筋賺得薪水的。”從此,“Think”成為了華特森和公司的座右銘。

思考是認識世界的工具,也是改造世界的基礎。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強弱、貢獻大小,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善不善於思考問題。

一位富商,英年早逝。臨終前,見窗外的市民廣場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對他三個未成年的兒子說,你們到那兒去給我捉幾隻蜻蜓來吧,我許多年沒見過蜻蜓了。

為了滿足父親的願望,三個兒子都出去捉蜻蜓了。

不一會,大兒子就帶了一隻蜻蜓回來。富商問,怎麼這麼快就捉了一隻?大兒子說,我用你給我的遙控賽車換的。富商點點頭。

又過了一會,二兒子也回來了,他帶來兩隻蜻蜓。富商問,你怎麼這麼快就捉了兩隻蜻蜓回來?二兒子說,我把你送給我的遙控賽車給了一位小朋友,他給我3分錢,這兩隻是我用2分錢向另一位有蜻蜓的小朋友租來的。爸,你看這是那多出來的1分錢。富商微笑著點點頭。

不久老三也回來了,他帶來10隻蜻蜓。富商問,你怎麼捉那麼多的蜻蜓?三兒子說,我把你送給我的遙控賽車在廣場上舉起來,問,誰願玩賽車,願玩的隻需交一隻蜻蜓就可以了。爸,要不是怕你著急,我至少可以收到18隻蜻蜓。富商拍了拍三兒子的頭。

同樣都有一輛遙控賽車,大兒子僅僅通過與別人交換遙控賽車的方式換來了一隻蜻蜓;二兒子通過賣掉遙控賽車的方式再買了兩隻蜻蜓;三兒子卻通過出租遙控賽車的方式得到了8隻蜻蜓,同時遙控賽車還歸屬於自己。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了不同的效果,但顯然善於動腦的三兒子辦事的能力要強於他的兩個哥哥。

想法改變人生,思考對於創業的人來說都很重要。企業家們有句名言:不怕口袋空空,隻怕腦袋空空。隻要肯動腦筋,垃圾也能變成黃金。某銀行的銷售廣告也強調了思考的重要性:“真正的財富不是口袋有多少錢,而是腦袋有多少東西。”

的確,腦袋就是一個人的想法、觀念,想要使口袋有錢,一定要先讓你有一個富有的腦袋。因為一個人貧窮,不是口袋貧窮,而是腦袋貧窮。一個人腦袋富有後,自然就能賺進許多財富,口袋也富有起來。

19世紀中期,美國有位名叫海曼的畫家,他靠為行人畫鉛筆素描維持貧困的生計。由於街頭行人較多,畫稿紛亂,他經常陷入找不到橡皮的麻煩。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他日思夜想,後來,他靈機一動,將橡皮用一小塊鐵皮綁在鉛筆的後部,於是,世界上第一枝橡皮頭鉛筆就這樣誕生了。當海曼了解到別人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時,他決心推廣自己的發明以解決人們的不便。他將這一發明賣給了一家鉛筆廠,獲得55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財富,海曼由此擺脫了貧困的生活,而那家鉛筆廠更通過該產品獲利千萬。